辦桌、流水席差別為何?哪些場合會辦桌、擺流水席?經典菜色又有什麼?
辦桌、流水席之所以成為近日焦點,與一名準新娘在臉書社團發文批評夫家辦流水席是鄉下人有關,除了事件本身引起熱議,辦桌和流水席差別也引發網友討論。究竟辦桌、流水席有何不同?什麼場合會辦桌或舉辦流水席?經典名菜又各自有哪些?一起來了解!
延伸閱讀》流水席之亂9集懶人包!女方再發聲
辦桌是什麼?辦桌文化從何而來?
辦桌一詞其實是台語發音,是一種展現台灣在地文化的宴席,由廚師到客戶所指定的地點備餐,並安排完整服務。以前辦桌常會利用黑松汽水的廣告帆布搭建場地,因此辦桌也被暱稱為「黑松大飯店」。
辦桌通常是為婚喪喜慶等大事舉辦,設宴時間、地點因主辦人而異。由於辦桌在場地與布置的經費支出不多,經費主要都會展現在豐盛的菜色上。主辦人為了炒熱氣氛,也常會在活動場地搭設舞台,請表演團體到場唱歌跳舞。
台灣的辦桌起源可以追溯至清代,隨著福建、廣州的先民一起到台灣,不過當時只有富裕人家有能力辦桌。日治時期,許多餐廳、酒樓業者開始承包到府辦理宴席的服務,辦桌菜色於是融合日式飲食,生魚片便是經典的案例。隨著國民政府來台,外省菜系也在辦桌上可見,台灣辦桌菜單更加多元豐富,不只融合台式、日式、中式菜系,近年來甚至加入西式菜色。
延伸閱讀》辦桌很少人說流水席?南部人:我們叫「黑松大飯店」 內行揭內幕
辦桌適合哪些場合?
傳統在「八慶一喪」時會選擇辦桌,包括訂婚、結婚、滿月、歸寧、開市、壽宴、入厝、續弦,以及往生者的來生宴;現代有些公司尾牙、春酒也會選擇辦桌。同樣是辦桌,不同場合菜色講究有所不同,壽宴上,象徵長壽的麵線是常駐角色;新廠開幕會以整隻豬腳入菜,寓意房子的主要梁柱;新居落成、婚慶的第一道菜會準備雞湯,代表起家;喪禮的封肉則多為三角形,取缺一角的意思。
辦桌經典菜色有哪些?
辦桌菜色大致可分為冷盤、主菜、湯類、點心等。鑑於辦桌開飯時間不固定,通常會先上冷盤當作開胃菜,讓先入座的客人可以解解饞。接著可能會上一道羹湯,幫助客人暖胃。辦桌菜色排列注重起、承、轉、合,醬汁與食材的搭配也非常講求,為的就是讓客人吃得好又巧。
台灣常見的經典辦桌料理有:
冷盤:龍蝦沙拉、生魚片拼盤、白斬雞、烏魚子、鮑魚、涼拌海蟄皮。
主菜:紅蟳米糕、烤豬肋排、黑胡椒羊排、鹽焗明蝦、櫻花蝦油飯、清蒸石斑。
湯類:佛跳牆、魚翅羹、海鮮羹、烏骨雞湯、雞仔豬肚鱉。
甜點:八寶甜湯、炸湯圓、炸芋丸、冰淇淋、水果拼盤。
辦桌「水腳」、「低路師」是什麼?
隨著辦桌文化不斷發展,有業者專門接洽承辦,也有許多人以辦桌為職業,當中職位最高的是總鋪師,負責主導辦桌的菜色與流程,底下有大工、小工們協助,大工擔任總鋪師的副手負責煮菜,小工則負責切菜、上菜或洗碗的臨時工。特別的是,在中南部,因為小工的工作時常要碰水,也被叫做「水腳」(台語發音)。這些水腳在早期是一種幫廚,並非專職辦桌,很多是在左鄰右舍找結過婚、沒工作、可以抽空打零工的人。
小工之外,總舖師也有別稱,如果聽到別人用「低路師」(台語發音)形容總舖師,代表總舖師辦桌的能力差、技術不好。
流水席是什麼?為什麼叫流水席?
辦桌通常是主人邀約,客人依約入席,屬於私人聚會性質,有特定菜色且較精緻。流水席則不一樣,擺流水席代表主人具有一定財力,想要大肆慶祝一番,經過的人不用任何邀請,隨時都能入席享用,且沒有時間限制,吃飽再自行離開。流水席期間,總鋪師需要不停上菜,吃完一道菜上一道菜,猶如行雲流水,因此得名流水席。
流水席適合哪些場合?經典菜色有哪些?
除了八慶一喪可以擺流水席,今日較常見到流水席,經常是宗族團體、祭祀組織舉辦慶典的時候,像是辦流水席慶祝神明聖誕、建醮,或者中元普渡等。
流水席菜色方面,一般來說,流水席菜色相對辦桌來得粗糙,總舖師不一定是大廚,可能是廟宇裡工作人員或是地方媽媽奶奶,入座享用的客人也都有心理準備,知道流水席「吃飽不吃精」。常見菜色包含炒麵、炒米粉、麵線湯、丸子湯、粥品等,通常也會因為宗教信仰提供素食。
延伸閱讀》婚宴流水席之亂!台菜研究者傻眼:流水席是廟方讓香客一起「食平安」的
實習記者:吳柏漢
核稿編輯:廖梓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