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水保署優質自主防災社區 授證

農業部陳添壽政務次長為優質自主防災社區授證。(圖:農村水保署提供)
農業部陳添壽政務次長為優質自主防災社區授證。(圖:農村水保署提供)

▲農業部陳添壽政務次長為優質自主防災社區授證。(圖:農村水保署提供)

為強化臺灣第一線災害防救韌性,近年來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持續推動自主防災社區2.0計畫,一日假張榮發基金會八樓國際會議廳舉辦一一二年優質自主防災社區授證典禮,今年度計有三十七個銅質社區,與二十五個銀質社區授證。本活動辦理目的除了勉勵所有授證之社區外,也希望能藉由本活動使國內產官學界充分瞭解自主防災社區2.0計畫推動方式及核心目標。

農業部陳添壽政務次長說明,因應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影響,極端降雨事件常態化,發生複合型災害的機率升高,民眾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由過去的防災經驗來看,災害管理不單僅是事發後的反應措施,更應注重事前的災害預防,在政府支援的力量到達前,民眾自主防災作為極為關鍵,而農村水保署推出「自主防災社區2.0推動計畫」,便是以全民參與、由下而上、因地制宜的核心精神辦理,以社區為主體,導入公部門力量輔佐社區成長,建立社區專屬防災計畫,學習與災害共存,並進一步強化地方政府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災害防救效能,提升基層防救災能量,落實全民防災目標。

農村水保署李鎮洋署長進一步指出,由於自主防災社區的運作屬於無給職,民眾的認同感與向心力是自主防災社區持續維運的動力,授證典禮自一0七年辦理至今,共有二百二十九處村里獲得銅質認證及五十二處村里獲得銀質認證之殊榮,當中更有十二處亮點社區將防災工作與社區營造相融合,讓防災工作不再艱澀無趣,而能更融入生活中,期許未來有更多優質社區蛻變為自主防災楷模,引領防災趨勢。今年恰逢農村水保署改制,未來將會有更多資源投入防災產業中,而農村水保署也將繼續推動自主防災社區,以中央支援、地方管理、社區主導的防災模式,將防災工作結合村里的環境風險、社經、人文條件等,創造符合在地需求自主防災機制,共同邁向防災永續家園的目標。

農村水保署李鎮洋署長強調,近年來極端氣候肆虐全球,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唯有中央、地方與社區共同面對,才能攜手共度每一次的災害,藉由自主防災工作推動,強化民眾與社區土地的連結,增加民眾的認同感與向心力,也讓更多民眾接觸防災議題,凝聚更多人的力量共同守護我們的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