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長接事:國內傳統豬瘟拔針、紐西蘭零關稅液態奶挑戰 對外農產品輸中課題

新內閣農業部長底定,農業部門過去已逐步落實「新農業政策」,解決不少農業長期性結構問題,促使產業轉型,新部長5月20日上任後,立即面對國內傳統豬瘟全面拔針在今年7月屆滿周年,如果都順利沒有出現疫情,臺灣將成為亞洲唯一撲滅及防堵三大豬疾病國家;以及2025年「臺紐經濟合作協定」全面生效,紐西蘭液態乳將可以零關稅進口等畜牧產業挑戰。

國際貿易方面,近年中國屢次祭出非關稅貿易障礙,禁止我農漁產品輸銷,中方至今僅在限定條件下,以不遵循國際規範及跳過中央政府的分化手段,重新開放我石斑魚、鳳梨釋迦等部分農漁產品,文旦柚等柑橘類、魷魚及秋刀魚等水產類仍在禁止之列,須持續拓展新興國際市場。我國期盼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並透過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拓展農業貿易,臺灣農產品能否在國際發光發熱,將是新部長重要課題。

中國以跳過臺灣中央政府的分化手段,重新部分開放我鳳梨釋迦等農漁產品輸銷。(攝影/游昇俯)
中國以跳過臺灣中央政府的分化手段,重新部分開放我鳳梨釋迦等農漁產品輸銷。(攝影/游昇俯)

農業部在首任部長陳吉仲任內完成升格,完成農田水利會改制公務機關,幫助養豬產業口蹄疫拔針、成功阻擋非洲豬瘟疫情,拿掉遠洋漁業黃牌,推動農業機械化,立法《食農教育法》,以及以「稻作四選三」等政策讓稻穀價格達到史上最高等里程碑,有效提升農民所得,2021年20萬戶主力農家所得已達155萬元。

陳吉仲任內著手布建全臺冷鏈系統,目的在提升農產品品質、穩定產銷,並建立「三保一金」農民福利制度,降低農作物天然災害風險,讓農民職業災害有保障,退休還有退休金可領,均是提升農業韌性具長遠眼光的政策,但「三保一金」覆蓋率至今偏低,有待新任部長努力。

陳吉仲因進口雞蛋爭議請辭下臺,他因應禽流感疫情風險,推動家禽產業禽舍改建升級,但蛋農意願不高;包括肉雞產業希望推動產地標示,以與進口白肉雞競爭等,這些協助產業發展的政策仍需要新任部長持續推動。

農業部因應禽流感疫情風險,推動家禽產業禽舍改建升級。(攝影/黃毛)
農業部因應禽流感疫情風險,推動家禽產業禽舍改建升級。(攝影/黃毛)

極端氣候不僅提高禽畜動物疫病風險,更直接影響農糧作物,往往造成鉅額天然災害損失;後疫情時代、烏俄戰爭等國際局勢動盪,造成原物料上漲,提高農業生產成本,農業部門更需加速農業技術研發,降低營農門檻。

農業部曾宣示提早國家目標十年、達成2040年淨零排放,未來生雞糞等農業剩餘資材如何循環利用?重啟國產材發展,訂定2027年國產材自給率5%目標,目前也僅有1%多;臺灣糧食自給率偏低,2022年降至30.7%、是15年來新低,又該如何提升?開展農業新風貌,新部長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