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目標可促進健康與幸福感!研究:更高的生活目標感與較低死亡風險有關

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一個人的生活目標感,也就是在多大程度上瞭解他們人生的方向,可能與健康益處有關,例如更好的身體機能、心血管疾病或認知能力衰退的風險降低。

近期刊登在《預防醫學》(Preventive Medicine)期刊,由美國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BUSPH)領導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目標感較高的人死亡風險可能較低,且這種關聯適用於任何種族與性別。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助理教授 Koichiro Shiba 博士表示,許多人都知道,在生活中有目標可以改善健康,先前的研究指出,目標對降低死亡率的影響可能因社會經濟地位而有所不同。而目前這項研究擴展了先前的證據,發現無論性別和種族,目標的有益效果都持續存在。

在這項研究中,Shiba 博士與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合作,利用了健康與退休研究的數據,這是一項針對 50 歲以上美國成年人的全國代表性研究。

研究團隊使用「心理幸福感量表」(PWBS)中的「生活目標」項目評估了超過 13,000 人的自我回報的目標感,心理幸福感量表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工具,可以衡量幸福感和快樂感的不同面向。

目標感最高的人死亡風險最低

研究人員也從 2006 年到 2008 年評估 8 年期間的死亡風險,綜合所有數據的分析結果顯示,目標感最低的人有 36.5% 的死亡風險,相比之下,目標感最高的人死亡風險最低,只有 15.2%。

研究團隊還蒐集了可能影響健康的其他因素資料,如社會經濟地位、人口統計特徵、初始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並發現一些值得注意的現象,例如女性有更強的目標感,與更低的死亡風險有關,這可能因為使用醫療保健服務的性別差異。有證據表明,由於性別刻板印象,男性往往未充分利用必要的醫療資源,因此未來調查性別差異機制的研究是必要的。

Shiba 博士指出,雖然人們可能將目標感視為一種「心理因素」,但它對健康的影響不能只用心靈意識和生物運作的過程來解釋,需要考慮這種心理因素如何與我們的社交世界相互作用,並影響我們的健康。

他表示,這些發現有助於對未來的政策、其他改善健康和幸福感的方法提供有用資訊。研究表明,針對廣泛人群的生活目標感介入措施,可以平均、公平地促進人們的健康。

文/孫珞軒、圖/黃懷賢

更多Heho健康文章

鼓勵孩子追夢有助於未來發展!研究:童年願望是人生成就的重要驅動力

面對失敗培養「心理韌性」的 3 種方法:動起來、寫下來、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