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關節炎 新療法研究登國際期刊

中興大學等單位發表學術研究成果。(中興大學提供)
中興大學等單位發表學術研究成果。(中興大學提供)


根據統計,台灣民眾膝關節炎退化盛行率約為15%,也是老年人運動功能障礙的關鍵因素。國立中興大學與3家醫院合作,利用自體血液分化成具抗發炎的M2巨噬細胞,並可產生二型膠原蛋白質,有望成為新療法,相關實驗成果已刊登在國際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中興大學與亞洲大學附設醫院、彰化秀傳醫院及台中慈濟醫院合作,研究退化性關節炎新療法。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蘇鴻麟表示,全台灣估計有350萬人關節疼痛,其中,退化性關節炎常伴隨軟骨磨損與周邊組織發炎,引起長期疼痛或形成骨刺,若是罹患嚴重退化性關節炎,又不想開刀或不能開刀,就要長期服用止痛藥。

蘇鴻麟指出,他與亞洲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林志隆的研究,利用特殊培養條件,可促進血液單核球分化成抗發炎的M2巨噬細胞,而且分化後,細胞可產生二型膠原蛋白質,移植此細胞到關節炎的動物上,可有效且長期抑制發炎反應。

蘇鴻麟:『(原音)細胞治療這件事情通常都需要體外的培養或是放大,我們找到一個自己來修復自己的機制,就是利用自己的血液裡面的單核球,然後利用單核球可以產生膠原蛋白跟抗發炎的能力,來控制退化性關節炎的進展。』

林志隆則提到,未來有機會可藉由單純抽血,分離和體外培養血液單核球,施打到關節腔,即可補充二型膠原蛋白質。他說,基於先期試驗的結果,團隊未來將擴大收案人數,設計更嚴謹的臨床試驗,並結合影像分析,提供更完整的臨床數據,以支持周邊血液純化技術(PCP)對退化性關節炎的療效。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過年飲食得忌口 小心痛風找上門
解析清冠一號藥理機制 躍上國際期刊
研發蘭花病毒快篩晶片 興大獲國家新創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