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早出門逼籤詩 大家樂終結愛國獎券

中國時報【張立勳、張朝欣、林家群╱綜合報導】 愛國獎券早期是台灣人的發財夢,後來大家樂崛起,它依附愛國獎券而生,更快速且中獎率高,讓各種詐騙手法紛紛出籠,許多人財迷心竅到處求明牌,甚至綁架當年銀行負責獎券業務主管的親屬問明牌。最後大家樂敲響愛國獎券的喪鐘,成為它的終結者。 大家樂是一群簽賭者投入相同賭金,經組頭安排湊成一筆高額彩金,以具公信力的愛國獎券第八獎號碼為兌獎依據,在獎券一一三二期以前,八獎原有三組,猜中二尾數字者可獲取全體鉅額獎金。 台灣省政府財政廳於一一三四期起取消八獎,大家樂便拆特獎成三組對獎,在一一五二期後取消第一特獎,大家樂則改對頭獎七個尾二數。反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組頭總會想出辦法。最後在省議員余玲雅提案停止發行愛國獎券後,台灣的金錢遊戲才暫告一段落。 據台南市學甲國小總務主任劉葦卿所著《愛國獎券》一書敘述,大家樂從「○○」到「九九」的號碼中選號,然後拿來對愛國獎券第八獎的中獎號碼。所有簽賭金由組頭抽一成之後,其餘的由猜對的人平分。 原來買愛國獎券的人,一見有大家樂可玩,轉而買大家樂,原因很簡單,買愛國獎券的中獎機會小,大家樂中獎率高。 大家樂具有快速重新分配財富的基本作用,它深入鄉間,簽賭過程沒有複雜的手續。對大家樂有興趣的人,幾乎毫無困難地立即獲得試手氣的機會,是大家樂推波助瀾的重要力量。 當時有一首流行歌《什麼樂》的歌詞「透早出門逼籤詩,中午電子計算機,半晡包壇問童乩,暗頭仔看浮字,半瞑仔來夢牌支」生動刻劃找明牌的眾生相。而當年多部以大家樂為主題的電影,也捧紅了卓勝利、豬哥亮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