逕自停辦多所國小「放棄發展可能」 監院糾正彰化縣府

彰化縣政府2020年、2021年以少子女化招生不足、節省公帑為由,陸續停辦多間國小,監察院今糾正彰化縣政府,另促請教育部督同各地方教育主管機關研議對策。(蔡雯如攝)
彰化縣政府2020年、2021年以少子女化招生不足、節省公帑為由,陸續停辦多間國小,監察院今糾正彰化縣政府,另促請教育部督同各地方教育主管機關研議對策。(蔡雯如攝)

彰化縣政府2020年、2021年以少子女化招生不足、節省公帑為由,陸續關閉大城鄉永光國小、頂庄國小,去年又關閉潭墘國小,引發當地家長、村民陳情抗議。監委調查指出,彰化縣府未充份討論學校未來可能發展及明確討論停辦事宜,便逕自上簽公告辦理停辦公聽會,兩周後於教育審議委員會即決議停辦國小,因此糾正彰化縣政府,另促請教育部督同各地方教育主管機關研議對策。

監委葉大華、施錦芳調查發現,教育部111年度少於50人小學已達508所,相較102學年度311所,增幅達63.34%,小校林立現象將更為普遍,近年更衍生小校裁併校爭議問題,雖然合併或停辦學校屬地方自治事項,但仍須進行參與專案評估、辦理公聽會等。

監委指出,彰化縣政府雖稱已完成停辦潭墘國小的專案評估、公聽會等,但該府2022年辦理5校專案評估會議時,未見有討論該事項,也未討論該校未來可能發展方向,卻在去年1月簽辦「潭墘國小停辦」公聽會簽呈,隔月逕行決定舉辦停辦公聽會,然與會人員多持反對意見、提出改制分校提議,但縣府3月仍決議通過將潭墘國小停辦。

監委表示,監察院去年現地履勘時,仍可見學生、家長及社區人士持反對意見,村長及居民正尋求司法救濟程序中,彰化縣府僅以學生人數為主要考量,自棄協助輔導偏鄉教育之責,剝奪所屬小型學校多元發展機會,未與該校達成轉型發展共識,核有怠失,因此提案糾正。

另外,監委也指出,各地方教育主管機關若在缺乏與社區討論未來發展下,逕自以停辦學校方式,輕忽「廢校即廢村」嚴重性,無異於扼殺及放棄當地社區未來發展可能,導致青年無法返鄉或外移,教育部應督同各地方教育主管機關引以為鑑,積極研議因應對策。

最後監委表示,少子女化趨勢下,未來15年國小學生數預估將減少將近40萬人左右,小校轉型發展及裁併議題,將從小學延伸至國中,形成骨牌效應,此為我國國民教育一大警訊,無論是學校編制、混齡教學職前師資培育或在職訓練,待教育部全盤研謀對策、完善相關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