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痠那裡痛?這些方法超簡單 在家自己做就有效

慢性痠痛、疼痛,幾乎是現代人的通病,很多人經常必須給人推拿按摩,又或者發生急性疼痛,必須吞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求得一時紓解;其實有些在家就可以做的自然療法,沒副作用,而且有效。

造成身體疼痛、痠痛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關節炎、滑囊炎、肌腱炎、纖維肌痛症、肌肉過度使用、感冒或新冠病毒引起等等。下列這些自己在家裡可以進行的自然療法,都曾有研究顯示可以幫助減緩不適,有時混合運用,將有更好效果。

吃薑黃

薑黃是印度料理常用的特殊口味辛香料,內含的薑黃素(Curcumin)在多個研究中發現,可以減輕多種狀況所造成的疼痛,包括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坐骨神經痛所起的疼痛。

吃薑黃的方法很多,市面上有做成營養補充品或是薑黃茶,也可以買薑黃粉或薑黃調味料來加入煮食之中。專家說,若與黑胡椒混合,止痛的效果最佳。

熱敷

熱敷減輕肌肉痠痛,對緩解急性下背痛或短期下背痛也有明顯效果。經痛、經前症候群時,熱敷腹部也有幫助。熱敷能有療效,主要是因為溫熱能打開收縮的血管,促進血液流動。退化性關節炎或其他情況造成的關節僵直,熱敷後可以改善。

有些時候,你可能會發現,熱敷與冰敷交替,或許對你而言效果更好。

冰敷

運動傷害引起的發炎、腫脹和疼痛,像是肌肉扭傷、拉傷,可以冰敷降低不適。肌腱炎、滑囊炎、坐骨神經痛等引起的疼痛,也能冰敷鎮痛。在疼痛一開始就馬上冰敷,效果最好,方法是用冰敷包間歇冰敷20分鐘。

(圖片來源 / Pexels)

按摩

按摩能否緩解疼痛的研究,結論就比較分歧,有些是肯定,有些則認為不能確定。不過,許多人就是相信,專業按摩師或是買來在家使用的按摩工具,都有效。

當你感到壓力沉重或是焦慮時,肌肉會緊張,導致痙攣。此時輔以按摩有助紓壓,截斷疼痛循環。肌肉抽筋時給予按摩,亦有放鬆肌肉之效。

這種方法最快去除疼痛

身體出現疼痛,背後原因很多;在許多情況下,最快速的解決疼痛辧法,說來似乎與直覺相違背,就是伸展以及輕度運動。

其他也能較快減輕疼痛的方法,包括:背痛的人可試試洗個熱水澡、走路或是游泳;關節痛的人,冰熱敷交替可以很快緩解;肩膀痛的人,可做做轉動手臂與肩膀的運動。

喝水就能改善疲倦

身體感到疲勞與衰弱的成因,範圍也是很廣,常見的有失眠、心臟疾病、慢性疲勞症候群等。平時以下列方法自我照護,可以讓身體更有力,整個人更有精神。

● 規律運動

● 建立良好睡眠習慣

● 晚間減少或是完全不喝酒

● 攝取營養食物

● 維持水分充足

● 做瑜伽或以藥物降低精神壓力

專家建議,下表中的飲食能夠減少肌肉疼痛與疲勞:

飲食

理由

酸櫻桃汁

酸櫻桃汁富含花青素,是一種水溶性色素,可抗發炎。

咖啡

咖啡裡的咖啡因能暫時減輕疲勞,早上喝,以免夜間失眠。咖啡也有助心臟健康。

蛋裡有可以擊敗疲勞的蛋白質、健康的脂肪與白胺酸。白胺酸是支援肌肉恢復的胺基酸。

水是人體肌肉量(muscle mass)的最主要組成。水分足夠才能維持電解質平衡,避免肌肉抽筋或衰弱。

香蕉

香蕉含有豐富的鉀。鉀能促進神經與肌肉功能,鉀的攝取不足會使肌肉變弱且疲勞。

(資料來源 / Healthline)

症狀持續須諮詢醫師

你是最了解自己身體狀況的人。如果疲勞和疼痛持續,每天、長期一直出現,那就需要請教醫師。痛到影響你夜晚睡眠、居家自療不見成效的疼痛,也需要諮詢醫師專業意見。或許需要進行一些檢查,來診斷疼痛原因。例如貧血或是糖尿病,就會導致疲憊與衰弱。

也可能是你日常在服用的藥物,帶來經常性的疲倦副作用,可與醫師討論,怎麼修改你的用藥來改善問題。

延伸閱讀:

薑黃功效6好處!薑黃怎麼吃?禁忌、料理方式一次看

止痛藥何時吃最有效?需要消炎成分?副作用、禁忌公開

怕傷膝蓋就不運動? 醫師:動太少也容易關節炎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