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台積電都需要!美國設計自動化DAC大展 聚焦晶片之母「EDA」

記者方昱翔、鍾昀叡/美國舊金山報導

美國設計自動化DAC大展在舊金山登場,今年重點聚焦晶片之母「EDA」,簡單來說就是半導體的授權,台積電生產晶片都得用到EDA,不過目前由歐美3大廠把持將近8成市占,有台廠想要突圍,打造CP值更高的工具。

美國年度DAC展在舊金山正式展開,聚焦重點就是EDA,大部分的人可能不太熟悉,其實EDA是晶片之母,簡單來說就是通往半導體的鑰匙,沒有授權就無法做IC設計。

記者方昱翔:「EDA的應用也讓2大晶圓巨擘,英特爾跟台積電展開合作,而他們所成立的UCIe聯盟,就是使用新思的科技。」

英特爾2023年展示了世界第一個UCIe,連接小晶片處理器,匯聚兩大晶圓代工廠尖端技術,包含Intel 3以及台積電加強版3奈米製成,而這類小晶片架構設計,有助降低IC設計與系統客戶成本,實現更多元晶片應用,成為半導體業界的新顯學。

Synopsys技術經理Aparna Tarde:「我們是業界協作IP,我們成功讓台積電跟英特爾協作。」

EDA廠也成為台積電2奈米發展的重要功臣,像是安矽思所開發的電源完整性軟體,已經通過台積電認證,實現更快、功耗更低的半導體設計。

Ansys產品經理Marc Swinnen:「我們為客戶提供EDA工具,所以他們能夠使用,我們也與台積電所有的先進科技有很深的合作。」

台積電要使用EDA都得透過大廠,實際來看目前EDA市占,美國新思科技32%、美國益華電腦30%、德國西門子13%,由3家公司把持將近8成,寡占整個市場,台廠Arculus想要突圍,主打「Green EDA」,透過優化晶片的效能,可以減少設計晶片時所花費的電力。

Arculus執行長楊健盟:「原本需要花7個人的團隊,需要花1到2個月的時間,去找出來的效能低落的問題,這運用我們的EDA工具,事實上可以在2個小時之內,只用1個工程師就去把這個效能低落的問題給找出來,我們不是跟大廠去競爭,我們是去跟大廠來合作。」

強調不是與大廠競爭,而是優化整個供應鏈,目標打造成平台,讓所有IC設計以及晶圓代工廠加入,創造更好的半導體生態圈。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全美10間最貴大學出爐!哥大「一紙文憑」需花台幣1600萬 哈佛排第4
台灣薪資排行!「AI當道」電子業賺最多平均月薪6萬元奪冠 半導體5.9萬
謝謝黃仁勳!輝達改變人生 基層員工揭「奢華改變」:我一直在揮霍
屏東再蓋先進封裝廠?台積電喊「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回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