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53萬青年勞退提繳2.7萬 青貧集中教育、住宿、餐飲

先放冰塊、再倒飲料,最後放上1片檸檬,1杯沁心涼的冷飲就調配完成,30多歲的青年族老闆大概在3年前選擇轉行到餐飲業,看上的就是工作彈性空間大,很多新鮮人剛踏入社會,都會選擇服務業,主要考量是入行門檻不高。

青年族攤商說:「想說時間比較彈性一點,所以就換到這個產業來,也不一定說餐飲業就薪水不好,只是說就時間上彈性,但時間拉得比一般上班族來得長一些。」

青年族餐飲工作者說:「門檻比較低一學就基本是會的,3萬起吧起薪沒那麼好,但就是要靠可能考升職遷上去這樣薪水才會多。」

雖然薪資會隨著工作年齡增漲,不過從台灣普遍青年定義是18歲到35歲來看,勞動部最新統計,有超過53萬的青年勞工勞退平均提繳工資僅2萬7787元,薪資大概只在基本工資2萬7470元附近。而「青貧」現象集中在教育業、住宿及餐飲業還有批發零售業等行業。

台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表示,「它比較是可以跟人有接觸,然後它的工作場域相對來講會覺得比較不會那麼呆板,那幾個行業本來就是很低薪的行業,然後剛好又都是年輕人喜歡去的行業,這就會造成結果就是它的薪資就都是很低。」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指出,「如果你是學非所用的話,要領到比較高的薪資會有一定的難度,比較容易進入、比較容易一畢業就找到的情況下,薪資水準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高。」

改善青年低薪,學者建議,學生在校可以多嘗試跨領域學習,校方則可以提供更多相關職場未來薪資變化成長的訊息給學生,教育結構也應該配合產業發展,例如現在聚焦的AI、半導體等產業。

楊宗斌則認為,新鮮人可以多花點時間準備自己,放眼未來就業薪資的天花板。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中國工作難找失業率高 青年流行擺攤賺錢
滿百人公司5日前發薪 勞動部規劃4年漸進推動
結合理想與現實 斜槓青年積極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