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點數淪金流斷點 立院法制局促納管業者

警方破獲電信詐騙,發現不法集團屢以虛擬貨幣從事洗錢。(本報資料照片)
警方破獲電信詐騙,發現不法集團屢以虛擬貨幣從事洗錢。(本報資料照片)

上網打遊戲是許多年輕人的日常休閒,由於遊戲點數銷售快速且追查不易,近年也淪為詐騙集團洗錢工具。朝野本周將針對打詐四法進行攻防,立法院法制局直言線上遊戲點數業者已成為我國洗錢弱點的高風險產業,建議應將業者納入《洗錢防制法》進行規範,以堵住詐騙洗錢管道。

警方近年偵辦詐騙案件,在追查金流時,發現詐騙集團往往利用遊戲點數銷售管道形成斷點,快速換取現金,成洗錢溫床。

法制局日前公布《洗錢防制法》修正草案評估報告指出,線上遊戲玩家可以電腦、手機或平板等設備,經由網際網路連線至遊戲業者設立的伺服器,登入進行遊戲,不受地域限制,具有「無國界、跨境」的特性。

法制局指出,線上遊戲所提供的遊戲點數具有交易媒介、做為記帳單位及可儲存價值的功能,且點數卡為不記名商品,在尚未扣點使用前都可進行移轉,如果是在線上平台進行買賣、移轉點數或儲值後用於購買虛擬寶物等交易,很難辨識客戶真實身分。

由於遊戲點數卡具有匿名性且流通性佳、也有可移轉性,極易遭犯罪者濫用成為洗錢工具。法制局認為,線上遊戲點數業者已成洗錢弱點的高風險產業,建議將線上遊戲點數業者納入《洗錢防制法》草案第5條第3項第5款所定「其他業務特性或交易型態易為洗錢犯罪利用之事業或從業人員」,以強化洗錢防制成效。

此外,不少民眾習慣利用第三方支付工具,法制局也建議,將第三方支付服務業納入適用金融機構洗錢規範的事業,相關業者應比照金融機構配合防制洗錢。

看更多相關新聞
虛幣成洗錢破口 學者籲借鏡南韓監管
反詐關鍵詞遭利用 藍委促打詐秀魄力
代購虛擬幣賺外快 男成洗錢幫凶
科技公司老闆欲200萬面交 遭鹽埕警阻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