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熱致死?今夏蚊子數量激減 專家揭2關鍵原因

台灣夏季天氣濕熱,是蚊蟲大量孳生的季節,不少人都深受其害,不過卻有網友察覺近期蚊子似乎有減少的趨勢,因此發文請益,「今年為什麼沒什麼蚊子?」貼文一出讓不少人感同身受,有專家就點出2個導致蚊子減少的重要因素。

原PO在「PTT八卦板」發文表示,相較以往,今年七、八月似乎感受不太到蚊子的騷擾,「是說都死去哪裡了?」,讓他忍不住好奇上網請益,「今年為什麼沒什麼蚊子?」

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表達看法,「被熱死了,真的」、「很少出門,就算在家裡被叮也不會有感覺」、「大家都開冷氣呀」、「春天小黑蚊超多」、「沒下雨,蚊子自然少」、「因為防疫措施,順便滅了小黑蚊」。

據《TVBS》報導,高雄大學教授白秀華指出,最適合蚊子的繁殖溫度界於25至30度間,但今年台灣夏季溫度屢創新高,不時出現35度以上高溫,且降雨減少,也讓能供蚊蟲繁殖的戶外積水變少,大幅影響其活躍度。

除此之外,網路上曾瘋傳「吃太多肉體質會變酸,蚊子容易找上門」,對此,皮膚科醫師蔡逸姍指出,蚊子最愛叮咬的對象,包括溫度高的孕婦、小朋友,以及呼吸快、身上氣味太香或太臭的人,建議大家平時除了盡可能穿著長袖、長褲外,還要勤噴防蚊液,以避免蚊子叮咬。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解封我最賺!不是航空、觀光 7檔IPC大爆發 還有1檔是外資買超冠軍
學童確診9月12日起須7天居家照護
水手跳船先等等? 官股抄底貨櫃三雄 做1件事「證明國安基金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