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反聖嬰現象發展 今年颱風生成位置恐較近台灣

即將結束的梅雨季,創下史上第5少雨的梅雨紀錄,即將進入7月到9月的夏季,氣象署預計,雨量正常偏少,氣溫會比平均值偏熱。

而依據過去統計資料,西北太平洋6到12月約會有21至25個颱風生成,鄰近台灣颱風個數平均約為3至5個;氣象署預測今年下半年的颱風生成總數及鄰近台灣數,都會是正常至偏少。

氣象署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指出,「最新的預測是2到4個的颱風是機率比較高,太平洋高壓比較顯著的時候,它常常就是往西直行,另外一種就是往北偏轉。那這2種颱風的路徑,只要它稍微夠靠近台灣,其實都有可能會對台灣造成影響。」

氣象署分析,反聖嬰發展年,颱風生成位置可能更接近台灣,而7月起為提供更完整颱風資訊,氣象署將在預報圖資新增「颱風暴風到達時間預估」,讓風險管理需求度較高的族群,在颱風來臨前3到5天,就能採取因應措施。

氣象署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表示,「我們再疊加颱風可能到達的時間,以及颱風可能最早到達的時間,這兩項產品提供給防救災單位,要做為防災應變 時程的參考。」

至於短期天氣部分,氣象署提醒,接下來一週都是高溫炎熱天氣型態,尤其近南部近山區,可能會有連續多日高溫超過38度以上的機會。至於午後,熱對流旺盛,民眾外出要多加留意天氣變化。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全台最高溫 台南市北寮連續2天飆破38度
氣象局估今年將有21-25個颱風 3-5個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