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戰觀察》陳時中殷鑑不遠 「賴神」會栽在小違建上面?

賴清德對拆自家萬里老宅違建堅持不鬆口,「賴著不拆」已經變成年輕人最新流行語。(合成圖/資料照)
賴清德對拆自家萬里老宅違建堅持不鬆口,「賴著不拆」已經變成年輕人最新流行語。(合成圖/資料照)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深陷萬里老家違建爭議,而且形成星火燎原之勢;被網友設置名為「賴皮寮」的打卡點之外,即便標籤一度遭移除,但馬上地圖上又冒出「賴皮村」、「賴皮三岔路」、「賴皮寮森林遊憩區」等標籤,猶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國民黨今天舉行記者會,嘲諷持續倒數賴清德不拆違建邁入第105天,是否要打破其當年不進台南議會接受監督的紀錄?新北市工務局其實很清楚判定,「是違建、可緩拆,不是不用拆」!但其他政治人物被踢爆都配合拆除,只有現任副總統、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耍賴、硬拗。所謂「寵子不孝、寵豬舉灶」,這位在南台灣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台獨金孫」,任性與漠視小違建卻在社會觀感上大失分。

賴清德104年1月6日就台南市議會議長李全教賄選案對外聲稱,除非李全教的賄選案司法已經釐清,否則不會進市議會,首開地方自治史上官員集體不備詢的先例。姑且不論台灣是五權分立的國家,身為被監督制衡的行政權反過來自行決斷需不需要答詢,不是公然違反地方制度法?不然完全執政的民進黨,也可以修法,明文規定未來民意機關議長被起訴就不得主持議事,但身為副總統、執政黨主席卻又沒有想要法制化。

如果議會備詢都可以乾綱獨斷,自己決定去不去,那麼區區一個違建哪放在心上,犯下「低級錯誤」自然不意外。只不過,總統大選不再有強大的「同溫層」加持,如果平民百姓不能,做為國家領導人就更沒有雙標的理由,甚至標準應該更高,但顯然賴清德依舊嚴以律人、寬以待己;而個性「太硬」,除了表現在行事風格,也同樣在選舉策略,以致領先的差距逐步被對手追上。

的確,選舉最糟糕、最怕的就是被嘲笑,近的例子就是去年的參選台北市長,在三腳督的態勢下,原本選情被看好的前衛福部長陳時中,但是當推免治馬桶成為「行銷災難」,穿皮鞋騎腳踏車都被抓包,成為訕笑的對象後,選情就出現反轉直下,而處理老家違建問題展現的態度,恐怕讓賴清德難逃網民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