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棄風棄光」 光明抽蓄改推加大升級版

綠能越來越多,為免之後發生「棄風棄光」浪費電力,台電近日把規畫中的第三座巨型天然電池「光明抽蓄水力發電」升級,容量翻漲近倍至65萬到70萬瓩間(650MW到700MW),1年預計可儲存7到8億度電,於夜間使用,最快本月向經濟部長郭智輝提報推動。不過第四座石門抽蓄因地質問題,則將暫時喊卡。

推出升級版後,光明抽蓄工程經費得加碼,可能從263億往上超過400億元,除設備調整外,原物料通膨飆升也是原因。完工期得從原定2035年,往後多延2到3年。

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被稱為「光明計畫」,原版規畫36.8萬瓩(368MW),利用既有的德基水庫為上池、谷關壩為下池,於地表下數百公尺開挖10.7公里長的頭水隧道,利用兩池高低差500公尺的位能來發電,目前正在二階環評中。

國內目前僅有日月潭的明潭、大觀二廠兩座抽蓄水力,總容量260萬瓩。抽蓄水力可利用電力充裕時,發電機充當馬達先把下池的水抽到上池存放,等需要電時放水下來,藉水輪機帶動發電機產電,因此被稱為「巨型天然電池」。抽蓄也是重要的緊急電力機組,今年415限電危機時,就是兩廠10部抽蓄機組全開成功救援。

光明抽蓄升級版,預計容量擴大到65萬瓩到70萬瓩間,多出約8成,年發電量可從4.5億度提升到7至8億度。需要時能連續放水6小時,等於這顆天然大電池儲電量也多近倍。台電表示,完工後,連同舊有抽蓄電廠,3廠合有超過320萬瓩抽蓄水力,能發出37億度以上電力。

為何要投資擴大光明計畫?不僅因應再生能源間歇性,多存電在晚上光電休息時使用,台電指出,也著眼於未來綠電占比很高時,可能發生「棄風棄光」現象,希望把多餘電力盡量存起來。

畢竟再生能源發電,超過用電端需求時,匯到電網將發生超載崩潰,這是未雨綢繆作法。台電說,雖然抽水比較耗電,但假設白天光電多餘100萬度,拿來抽蓄加減後仍可存下3/4,等於有75萬度沒浪費。

但是光明加大後,原規畫的輸電線路配置、交通負荷量、生態影響評估都會改變,台電正精細評估,把衝擊降至最低。

至於石門水庫旁增建石門抽蓄水力,原設計2部機組共4萬瓩小型容量。但因為後來發現地質問題有斷層,怕施工影響水庫,決定計畫喊停,再看怎麼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