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30週年 東臺灣研究會辦回顧論壇展望未來

東臺灣研究會成立屆滿30週年,舉辦回顧論壇暨微型特展。
東臺灣研究會成立屆滿30週年,舉辦回顧論壇暨微型特展。
東臺灣研究會成立屆滿30週年,舉辦回顧論壇暨微型特展。
東臺灣研究會成立屆滿30週年,舉辦回顧論壇暨微型特展。
東臺灣研究會成立屆滿30週年,舉辦回顧論壇暨微型特展。
東臺灣研究會成立屆滿30週年,舉辦回顧論壇暨微型特展。
東臺灣研究會成立屆滿30週年,舉辦回顧論壇暨微型特展。
東臺灣研究會成立屆滿30週年,舉辦回顧論壇暨微型特展。

財團法人東臺灣研究會文化藝術基金會自1994年成立,串連學術資源並協力地方社群,歷經草創、倡議、高原期到現今的轉型期,屆滿30週年之際,辦理回顧論壇,並展出歷年叢刊、照片及出版品,重新連結、思考,展望東臺灣研究會的下個10年。

 

80年代區域研究在臺灣方興未艾,資訊不發達的時代,素稱「文化沙漠」的臺東,研究資源更為貧乏,時任臺東師範學院社教系主任的夏黎明四處奔波,蒐集大批資料,陳列在地理教師研究室,供同好取閱,孕育東臺灣研究會的雛形。

 

1994年東臺灣研究會正式掛牌成立,夏黎明自費買下臺東市豐榮路的房屋作為辦公室,讓東臺會有了「家」,在臺東扎根、發芽茁壯。妻子許淑玲說,「早期到東部研究的學者,若沒有適當空間可住,豐榮路259號樓上提供無償居住,現在這部分的需求已經不多,但這邊有很多館藏是其他地方找不到的。」

 

東臺灣研究會創立會員制,邀請關心東臺灣的研究者加入,漸具規模,2000年正式登記為「財團法人東臺灣研究會文化藝術基金會」,會址與組織漸漸穩定,持續探究、梳理與建構變動中的東臺灣論述。

 

2006年後受到複雜的外在環境影響,資料室使用頻率下滑,也為平衡財務導致研究能量趨緩,2015年董事長夏黎明辭世,更使東臺會一度經歷重新摸索的狀態,迎接轉型期,如今成立屆滿30週年,東臺會辦理回顧論壇,思考如何走出更多可能的路徑。

 

執行長林慧珍指出,東臺會至今典藏資料、書籍約8千多冊,30年間累積許多研究與書寫,同時搭建起公私部門的對話平臺,與地方工作者共同討論,形成論述,因應政府政策給予建議,或是當民間有聲音時,能夠試著與政府對話,這些都是東臺會不可取代的價值。

 

現任董事長、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教授葉淑綾表示,東臺會這樣的民間組織,扮演嫁接學術研究、協力地方社群發展的角色,在東部少見,盼透過論壇,讓大家重新連結、討論,思考如何在未來走得更有自信,持續走向下個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