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智淵/逐漸遠離的金門 還是台灣的金門嗎?

邱智淵/逐漸遠離的金門 還是台灣的金門嗎?
邱智淵/逐漸遠離的金門 還是台灣的金門嗎?

圖/金門從台灣反共前哨戰變成廈門後花園


金門是台灣的金門?還是中國的金門?這樣的身分矛盾將繼續左右著這個孤懸廈門外海的島嶼,直到兩岸關係再度走向和平穩定之際。

民進黨政府以抗議台中興辦「東亞青運」被中國蠻橫取消為由,要求金廈暫緩原訂將於八月五日舉辦的金門民生用水「通水典禮」,引起社會各界的質疑與批評,咸認為執政黨「政治重於民生」的訴求根本就不在乎金門嚴重缺水的狀況,也不管民眾死活。

金門縣昨天拍板決定,儀式照辦、水照通,但以低調簡化為原則,不邀兩岸長官的方式進行。金門這種「民生優先」的政策考量,除了凸顯中央與地方政府不同調的現象,說到底更突顯的是金門與台灣在「台灣認同」上的差異與距離。

反共的前哨

金門真正與台灣發生脣齒相依的連結是民國38年國民黨退守台灣之後,由於國共政治上的對立、戰略上的考量讓金門與咫尺相望的廈門、同安與泉州隔離數十年,反而與相隔台灣海峽的台灣島因為中華民國政府的存在而產生了融合關係,在冷戰時期,金門是台灣的屏障,更成為世界反共的最前哨。金門歷史上雖然曾出現幾位與台灣歷史發展相關的名人,但是在1895年後,金門與台灣分屬兩國,雙方幾無連結,直到1945年抗戰結束,台灣重新納入中華民國版圖中,兩者才又有了連結性。

金廈共同體

台灣、金門密集交流關係是因為人為因素造成的,雙方自古以來就不屬於同一生活圈。台灣自成一自給自足的生活體系,荒蕪貧瘠的金門則屬於廈門生活圈,極度依賴與廈門、同安與泉州的往來互動,因此當國共關係和緩,兩岸交流再起之時,自然生活的需求、親情血緣的牽絆、文化習俗的相近性就讓因為國共鬥爭而受阻的金廈關係再度熱絡,甚至金門對於福建依賴度早已超過對於台灣的依賴度。金門早已為反共的最前哨蛻變為廈門人的後花園。

我是福建人

在金門更能體驗「兩岸一家親」的歷史交媾。金門人對於台灣認同甚至台獨理念是相當排斥的。金門人常說我是福建人為什麼要認同台灣?台灣獨立是你台灣自己的事情,跟我金門沒有關係。上個世紀50,60年代,金門為了維持中華民國的生存,犧牲了多少子弟的生命,犧牲了多少成長的契機,如今,卻因為兩岸的對抗要犧牲金門人的福祉,這是現在的金門人會說 NO的時候了。 所以,當陸委會以「時機不宜」要求暫緩兩岸通水時,金門人是多麼的忿恨不平,搞兩岸對抗的是台北,為什麼要金門人來扛?

人民優於政治

週末的午後,一群群的廈門人湧入金門,對於他們來說,傳統閩南的鄉土聚落,豐富多元的國共歷史,優美的田園景緻,乃至於多樣安全的消費產品,讓金門成為大陸旅客周末出遊的好地點。多數的金門人要嘛有生意,不然就是有房產在廈門。本來就是一體的金廈地區,更因為這麼密切的來往交易,早已水乳交融。

金門本來應該成為兩岸交流談判的最優中立平台,卻因為政府的不重視而逐漸漂離台灣,步步往廈門交壤,這也讓我們自動棄守金門給我們的防禦縱深,讓台灣海峽由台灣的保護傘轉而為危機的衝突點。

作者為自由作家

 

 

查看原始文章

 

 

相關熱門文章

【獨家】前倒扁副總指揮馮定國病逝

面對假消息氾濫 慈濟邀請專家解惑

他拆穿抹黑公式 光碟追殺馬英九是老招

莊伯仲:教育部長發言反覆會上新聞

【獨家】上海市有個神秘相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