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稱沒有對中國鉅額順差將是貿易逆差 經濟部:近九成是中間財

郭台銘指稱,若台灣沒有來自中國的鉅額順差,將是貿易逆差。   圖:翻攝郭台銘臉書
郭台銘指稱,若台灣沒有來自中國的鉅額順差,將是貿易逆差。 圖:翻攝郭台銘臉書

[Newtalk新聞]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日前抨擊政府「不理解產業需求,使台灣面臨困境」;經濟部回應:「台灣2022年出口總額和2016年相比,成長高達7成」。郭台銘今(14)天又以「請民進黨政府不要再掩耳盜鈴、粉飾太平」為題在臉書發文痛批民進黨政府「掩耳盜鈴的行徑,連『三流政府』都稱不上!」他說,若台灣沒有來自中國的鉅額順差,將是貿易逆差。經濟部則表示,2022年台灣對中國出口產品中近9成是中間財,加上晶片技術為國際所需,這代表台灣與全世界供應鏈緊密關係,而非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郭台銘13日透過臉書批評,台灣因政治僵局,很多產業面臨停滯不前的窘境,企業無法轉型做出更具附加價值的服務或產品。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天下午駁斥,台灣從2016年至今,經濟表現大家有目共睹,且政府支持產業發展,希望大家放下政治就事論事。不過郭台銘今天傍晚在臉書再度指稱,2022年台灣對中國、香港貿易順差高達1004億美元,按照中方統計,台灣對中國大陸順差更高達1565億美元,如果沒有來自中國的鉅額順差,台灣已是貿易逆差。

對此,經濟部指出,2022年全年台灣出口到中國的產品中,有高達89.9%、約9成比例是中間財,也就是要再加工或轉賣的產品或勞務,這就代表,台灣對中國大量的順差,背後的市場其實是全世界。舉例而言,以代工iPhone為主的公司,雖然在中國組裝,但最終產品事實上是賣到全世界去。台灣晶片是世界科技的關鍵基礎,不只是中國,全世界都需要台灣的晶片。這也反映在對中出口的數據上,積體電路占比由2016年的38.4%,增加到2022年的57.4%。

經濟部續指,當全球都需要台灣的強勢商品時,就不再是單一的依賴,而是全世界供應鏈的緊密連結相互依存。至於郭台銘質疑出口實績對照的基期為2016年數據,經濟結構的翻轉需要較長時間觀察,如果再把觀察時間拉長,從2008年到2016年,台灣出口成長從2556.2億美元變成2791.7億美元,成長了9%。而2016年到2022年,則是從2791.7億美元,成長到4794.4億美元,高達71%的成長,可見近年來,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相較過去確實是成長更快。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黃暐瀚:716遊行訴求都是民進黨說到沒做到的事! 賴清德不去犯大錯
陳昇被點名性騷擾 遭指控毛手毛腳還灌酒狂問「要不要跟我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