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論梵谷】梵谷麥田三部曲
梵谷到達奧維小鎮,眼望無際的麥田,心潮一陣激盪,因為金黃色麥田是他在普羅旺斯最喜愛的題材。對他來說,小麥具有深遠的象徵意義:農民在秋天播種,冬天發芽,春天變綠,七月成熟一片金黃,等待收割。雖然採收後讓田地變得荒蕪與空曠,但收割也意味著豐收的季節。如此一來,生命輪迴就會持續下去,周而復始,年復一年。
然而畫家情緒操縱著下筆的成果,不同季節會牽動梵谷病情,尤其外在孤獨、貧窮的困厄遭遇煎熬,情緒起伏巨大,時燥時鬱,時好時壞,導致梵谷麥田系列二三十幅作品,各有迥異表現,卻也真實的映照畫家內在情緒和思維。
我們就以同一時期,三幅截然不同作品來觀看藝術表現是如何寬大的幅度和豐富的語彙。
圖一 農村與絲柏 1890 29×36.5 cm
先看圖一 :
鋪天蓋地的烏雲,既混濁且濃厚。天空簇擁的雲朵,只剩下雜亂無章的線條,色彩有如打翻了水彩畫洗筆桶,汙穢壓抑,顯現畫家心頭巨石一般的沉重。而村落農人,同樣的汙濁,同樣的扭曲,人世間的絕望無助,一股無底洞的哀傷,澆灌了無止盡的荒涼大地。
此畫是心靈受傷的寫照,是精神窒礙,抑鬱至極的反射。梵谷,此時墜入精神狀態的谷底,宣洩出這幅震懾人心的「晦澀」巨作,本人特別推崇。
圖二 暴風雨的農村風景 1888
再看圖二 :
空中漂浮的烏雲,出奇地用粗暴的白色線條勾勒,框不住的是澎湃洶湧的烏紫色塊,一股積壓鬱悶的情緒,在天際奔騰,在心胸翻滾。
奇妙地,一條地平線將天地劈開!下半部,竟然是綠意盎然的農田,蒼翠的作物,花朵萌芽,果實可期。路樹雖然歪斜,卻默默陪伴著農人耕作,跟隨行人奔走。
這畫有截然二分的天與地,在梵谷生平之作,稀罕少見,故而具有相當的意義。畫家或許正陷於外在(自然天候)的巨大壓力,讓身心俱疲,瀕臨崩潰;幸而梵谷有驚人毅力,更有天縱奇才,奮力以活潑的畫筆,揮灑出燦爛的光與熱,迎來人世間辛勤收穫。
此畫融合了頹喪與進取,折衷了悲觀與樂觀,讓梵谷一生藝術路充滿掙扎和煎熬,最終成為一代大師,讓人世間增添一絲光明。
圖三 亞爾附近的麥田 1888 73.5×92 cm
終看圖三:
大剌剌地佔據三分之二畫面的麥田,金黃燦亮,搖曳生姿,黃金地毯一般的鋪陳了光明磊落的人生。厚實的短筆觸,勾勒了老老實實的堆疊麥桿;單純的黃色系,鋪陳了坦坦蕩蕩的殷實農田。
梵谷坎坷的一生中,此時,乍現了光明希望,令人驚喜卻也慨嘆生之短暫,生之悲涼。因為,那畫面上端約三分之一的天空,夕陽欲墜,藍天即闇,兩側烏雲逐漸籠罩,炊煙裊裊,渺小的倦客紛沓歸巢。希望雖然來得快速,希望粉碎也快,幸福畢竟是須臾短暫。
這三幅畫跨越梵谷生命三個階段,也宣告了藝術家的三個心理層次 :首先由悲觀低潮奮起,掙扎到悲喜參半,或見一絲成功希望。當然,也可能是由充滿信心鬥志,挫敗到垂頭喪氣,跌落到無邊的絕望,徹底的失敗。
藝術家們,無妨自問:你的宿命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