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傳奇:板橋有幾條溪河?市府前面有嗎?

都市傳奇:板橋有幾條溪河?市府前面有嗎?
都市傳奇:板橋有幾條溪河?市府前面有嗎?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如果問:板橋境內有幾條溪河?市府前面有溪河嗎?相信答得出來的民眾恐怕沒幾位,如果能說出正確答案的就太神了。

針對板橋境內有幾條溪河,有人可能會說新店溪與大漢溪。但這不是正確答案,因為這兩條溪河是圍繞新北市板橋區,而不是在境內。台灣藝術大學的學生都可以說出其中一條,那就是流經學校旁邊、以往被暱稱為台藝大「護校河」的湳仔溝。

至於市府前面有溪河嗎?有人可能會說在「新板萬坪都會公園」裡面不只有溪河還有小湖。但這也不是正確答案,因為那只是人造的水道及水池而已。

針對第一個問題,標準的答案是板橋境內有3+1條溪河,原本的湳仔溪、公館溪、港仔溪這三條溪河,後來隨著河道縮減壅塞,慢慢被改稱為湳仔溝、公館溝、港仔溝。湳仔溝因為就流過南雅夜市與台灣藝術大學中間,知道的人比較多,其他兩條溪河就慢慢被遺忘了。除此之外,板橋境內還有一條大安圳,勉強也可以算是一條溪河。

至於市府前面的溪河,指的就是原本的公館溪,後來改成為公館溝,從現在的亞東醫院,流經林家花園,再流到市府前,只是因為被加蓋而淪為下水道,從此不見天日,當年的溪道,成為如今的公館街。

回顧過去,先民剛到板橋,就是引用溪河的水來種植水稻,於是沿著溪河發展出聚落,例如:社後、後埔、湳仔、新埔等。乾隆 13 年 、1748 年,林成祖在板橋開墾建造大安圳,引大嵙溪(大漢溪)水,經土城到四汴頭,再分流灌溉四汴頭到港仔嘴的田,促成板橋發展。

不過在板橋慢慢從農業區轉型為都會區之後,原本的溪河慢慢淪為溝渠,也漸漸失去功能。民國 69 年為拓寬道路,把公館溝加蓋舖成馬路,加上為了避免水災,把上游來的水被導入湳仔溝,從此公館溪慢慢淡出居民的記憶,變成了排放廢水的下水道。許多板橋居民只知道市府前方、跟文化路平行,有一條道路因為非常蜿蜒而被俗稱為「蛇街」,卻不知道這蜿蜒曲線的背後大有歷史,正是曾經灌溉板橋但如今已被遺忘的公館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