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自隆專欄】台南建城400年(14)台南有座永華宮,和天地會有關?

看過周星馳《鹿鼎記》電影的人,問他最熟悉的角色,除韋小寶外,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應該也算個人物,陳近南是江湖渾名,市井傳言,陳近南真正名字是陳永華,是鄭成功的軍師,台南市區就有座永華宮,主祀陳永華,永華宮和天地會有關嗎?

台南市政府2010年的「鄭成功文化節」,就曾舉辦尋訪「天地會的足跡」導覽活動,以玄天上帝所執之黑色七星令旗為號誌,標示尋訪天地會的足跡的四個景點,包含延平郡王祠、永華宮、孔廟與北極殿。

是真的有陳永華這個人,但與天地會無關,甚至天地會是在明鄭覆亡後才見史籍,其發源地也不在台灣,中國學者的研究,有說在四川,也有說在閩廣,其成員都是世代以肩挑負販為主的苦力勞動者,所自發性組成的自衛性秘密結社,也就是「結會目的多為了遇事相助,免人欺凌」,類似丐幫或黑幫,彼此相濡以沫的不見光組織,所以由官方出面籌組的可能性不大。

市井傳言,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真正名字是陳永華,是鄭成功的軍師。圖/翻拍自《鹿鼎記》劇照
市井傳言,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真正名字是陳永華,是鄭成功的軍師。圖/翻拍自《鹿鼎記》劇照

但天地會成員見面有口訣,「義兄問我何生辰,歲次排來是甲寅,良時吉月廿五日,時逢子丑我出生」,光是口訣似乎就不是沒有讀書的文盲可以背得出來,所以成員應有一定的知識水準,而且亦有學者認為「甲寅」就是代表成立年代,清朝的甲寅年共有4個,分別是康熙13年(1674)、雍正12年(1734)、乾隆59年(1794)和咸豐4年(1854),但不知道天地會是在康熙或雍正年間成立的。

另有一說,乾隆26年(1761),有位名叫俗名鄭開,僧名提喜,或塗喜,又名洪二的和尚,化名萬雲龍,在福建創立天地會,倡議反清復明,白日誦經禮佛,夜間聚眾賭博,搜刮銀兩,後聚眾累積至數百人,竟預謀起事;乾隆33年,雲龍派手下率領會眾,擬攻漳浦縣衙門,但部眾尚未會齊,事跡即敗露,被殺數十人,300餘人被俘;乾隆35年,雲龍再派人拱一位姓朱的,號稱明朝宗室準備起事,如同台灣的「朱一貴事件」的翻版,但一樣的,事跡預先洩露,官府聽聞風聲,縱兵搜捕,也一樣失敗了;顯示洪二和尚所帶領的天地會只是一群烏合之眾,紀律不彰,成不了大事。

雖然兩次舉事皆敗,折損數百人,但被捕徒眾,畏懼雲龍報復他們的親屬,沒人敢供出雲龍之名,雲龍仍然佯扮僧人,在廟中飲酒狎妓,是典型的「嘴唸經、手模奶」的假善人真黑道的大哥;這也給我等凡人一個重要啟示,宗教是門好生意,弟子捐錢、教主聚財,吃香喝辣歸教主,有事上法庭由無知弟子扛。

看來天地會的成立都和陳近南無關,遑論陳永華,但為什麼會扯上他?「陳近南」是金庸武俠小説《鹿鼎記》中的人物,而金庸在寫陳近南時,以真實的「陳永華」做為原型,兩人有點類似,都是鄭成功的謀士或軍師,矢志反清復明,但不同的是陳永華是文士,陳近南是武功高手。

台灣在清初的確有天地會活動,林爽文事件就是因天地會而起,西曆1787年1月(即乾隆51年11月),台灣府知府孫景燧取締天地會,逮捕天地會領袖林爽文之叔伯,林爽文遂率眾劫獄,在大墩(今之台中)起事,2天即攻下彰化市,知府、理番同知、北路協副協等官員被殺;林爽文旋即北攻,下竹塹(今之新竹市),殺淡水同知;隨後,林爽文登基,建號「順天」,再往南圍攻諸羅(今之嘉義),諸羅知縣無論現任或卸任皆被殺;此時南部鳳山天地會領袖莊大田亦集眾起兵響應,雖受挫於六堆客家鄉勇,但烽火已席捲台灣西部,除台南、諸羅、鹿港外均陷落。

後來清廷調陝甘總督、大學士福康安率綠營渡海,在鹿港登陸,與林爽文部隊會戰八卦山,林爽文敗走,逃入南投,後在苗栗一帶山區被擒,1788年2月事件弭平,歷時年餘。因此亦有一說,天地會早先領導中樞在台灣,經林爽文事件以後,領導權轉移至中國沿海,最後演化成洪門,「漢」字失去「中土」,即為「洪」。

所以說,清朝期間台灣確有天地會活動,但可能是從福建傳來,台灣天地會絕不會是明鄭期間陳永華所創,陳永華不可能在鄭經體制下,另成立地下武裝力量,此舉豈不如同造反?而且要發展地下武裝力量,也應成立在敵對地區,在自己控制的地區搞地下組織,壯大後尾大不掉,就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但任何革命或政治作為,都必須有「教主、聖經、敵人」三個要素,在清朝最容易愚民的口號就是「反清復明」,既然反清復明,「敵人」就是清朝了,台灣人真的好騙,只會追隨空洞口號,台灣從未被明朝管過,怎知明朝會管的比清朝好?若是明朝好棒棒,又怎會被清朝幹掉?

至於「教主」,當天地會領導人若不具備傑出領袖特質時,就必須塑造一個虛擬的「上帝」來當教主,上帝無言,領導人就成了神的代言人,執行神的意旨,誰最合適?最顯著的象徵就是鄭成功,距離就是美,鄭成功在台灣只活了幾個月就去世,足跡從沒跨出台南,但台北蘆洲一帶的廟宇,就以拜池府千歲,來隱喻鄭成功,因「鄭」的福建話,海口的鼻音腔發音類似「池」;但在台南,或許瞭解明鄭東寧王朝內鬥的不堪,所以天地會就另拱出一位無缺點的陳永華來扮演虛擬的「上帝」。

陳永華,明崇禎7年(1634)生於福建泉州同安,父親陳鼎是同安教諭,清軍入城,自縊殉明,陳永華經人介紹到廈門投奔鄭成功,時23歲,鄭成功欣賞他的觀點,稱他為「今之臥龍」,即當代的諸葛孔明,並請擔任世子鄭經教席,算是「太子太傅」,從此一生果真如諸葛先生,盡瘁於鄭氏父子,而且將女兒嫁給鄭經的嫡長子鄭克臧,和鄭經結為兒女親家,鄭經聘他為諮議參軍,算是參謀總長。

他對鄭經有三次顯著貢獻,解除政權危機,第一次在永曆16年(1662),鄭成功去世,當時鄭經在廈門,鄭成功之弟鄭襲在台灣自立為延平王,陳永華運籌帷幄,並陪同鄭經渡海奪回政權。

第二次是隔年1663年,鄭經懷疑堂叔鄭泰,和擁護鄭襲的將領黃昭勾結,欲以武力剷除鄭泰勢力;陳永華獻策,要鄭經佯裝將前往台灣,宣稱把金門、廈門防務交給鄭泰,鄭泰欣然收下金廈總制官印,前來廈門答謝,被擒。

第三次是再隔年的1664年,清軍攻陷金門、廈門,鄭經退守銅山島,有人力勸降清,但陳永華說眾人皆可降,唯獨鄭經不行,鄭經聽勸,退守台灣,直到1681年去世,和他老爸鄭成功一樣,只活到39歲。

陳永華是對的,集體投降,國君不是被殺就是被辱,歷史上的例子不勝枚舉,這如同《三國演義》中周瑜勸孫權不能降的理由一樣,別人降曹,一樣當官,孫權降曹,妻子就別人的了,「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曹操建銅雀臺,就是要鎖二喬,包養孫權夫人大喬,與周瑜夫人小喬。

陳永華對台灣貢獻卓著,可比日治時代後藤新平,在經濟上,鼓勵農業,廣植甘蔗,製糖外銷日本、英國;並在現今台南七股地區,改良製鹽工法,以日曬結晶方式提高品質,其方法迄今仍沿用;在軍事,則採屯兵制,戰時為兵、平時為農,現今台南新營、柳營、隆田都是由屯兵而發展的聚落。

教育方面,訂科考,建孔廟,成立官辦學堂,為「全台首學」;在治安,禁賭博,創保甲,以十戶為一牌,十牌為一甲,十甲為一保;人民無論遷徙、職業、婚姻、出生、過世都要報備登記,是台灣最早戶口制度。所以連橫在《台灣通史》稱讚陳永華「開物成務,體仁長人」、「為政儒雅轉粟餽餉,軍無缺乏」。

但陳永華患了一個致命錯誤,導致女兒喪命,明鄭覆亡,1680年陳永華被馮錫範所騙,鼓勵他退隱,將軍權交給馮錫範的同夥劉國軒,退休一個月陳永華就抑鬱而終了。

隔年,永曆35年(1681)3月17日,鄭經病逝,不及三日,馮錫範為擁立自己的女婿鄭克塽,繼位延平王,藉口監國鄭克臧不是鄭經親生子,聯合劉國軒發動「東寧政變」,在北園別館(今之開元寺),派烏鬼兵殺害鄭克臧;鄭克臧夫人是陳永華女兒,當時已有身孕,但隨即自縊殉夫,其自縊也是必然,若不自裁,生下孩子一定被殺,宮廷鬥爭無父子無兄弟,遑論叔姪。

鄭克塽是扶不起的阿斗,1683年(明鄭永曆37年、清康熙22年)降清,若陳永華多活幾年,局勢或許不是如此,天不假年,明鄭該亡。

來台南,除永華宮外,還有很多陳永華的史蹟,可以當「天地會的足跡」逛逛,永華宮主祀廣澤尊王,是陳永華由福建南安鳳山寺奉請神像,隨軍抵台,在今之台南府前路台灣銀行附近,古稱「山仔尾」的地方建廟,仍稱「鳳山寺」;甚麼時代改名永華宮?很多資料都說,乾隆15年(1750)修廟,因民眾感念陳永華參軍恭迎尊王來台及對台南之貢獻,故命廟名為「永華宮」;但我對此說法存疑,該年距離清朝克台不及70年,清朝官員會放心讓台灣人奉祀前朝宰輔,主管軍政大臣?而且當真是1750年易名,而陳永華又是天地會創辦人,1788年林爽文事變弭平後,此廟一定被剷平,豈能留到今天。

永華宮主祀廣澤尊王,是陳永華由福建南安鳳山寺奉請神像,隨軍抵台。圖/取自永華宮粉專
永華宮主祀廣澤尊王,是陳永華由福建南安鳳山寺奉請神像,隨軍抵台。圖/取自永華宮粉專

永華宮現在移至台銀對面巷子裡,這是日治時代因道路拓寬遷過去的;現在永華宮廟門口石鼓,左邊是雞右邊是蟾蜍,有此一說,雞代表太陽,蟾蜍代表月亮,左「日」右「月」,合為「明」字。此外,台南與陳永華有關的史蹟尚有–

‧孔廟:陳永華擘建,並作為學校,稱「全臺首學」,內有陳永華牌位。

‧北極殿:是陳永華建請鄭經蓋的,主祀玄天上帝,此地昔稱鷲嶺,是台南市區的高地,廟內亦有陳永華牌位。

‧延平郡王祠:有陳永華牌位,並可找找有沒有鄭克塽牌位,降清、弒兄者能入祀嗎?

‧法華寺:昔稱「夢蝶園」,是陳永華好友李茂春別墅,陳永華寫「夢蝶園記」以記其盛,並勒石立碑,此碑尚在。

‧開元寺:明鄭時期稱北園別館,「東寧政變」所在地,在鄭成功的夫人董太王太妃默許下,小孫子殺了大孫子,鄭克塽岳父馮錫範,殺了陳永華的女婿鄭克臧,一殺三命,鄭克臧及夫人陳永華的女兒,與未出世的孩子通通掛掉,但隔2年明鄭政權也覆亡,馮錫範降清,依舊有官做。

‧七股井仔腳:看日落的「瓦盤鹽田」,是陳永華開發的製鹽地區,曬鹽法也是陳永華發明的。

‧柳營:1680年陳永華在今六甲赤山龍湖巖去世,塋葬於柳營,本與夫人同葬,但施琅克台後,被遷葬於福建同安故里,此地為衣冠塚,但墓碑是舊的。

「平生不識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就把陳永華假裝為陳近南吧,來台南就沿著陳永華的足跡逛逛,與200餘年前的英雄神遊,當「一日文青」的感覺是不錯的。

【延伸閱讀】

台南建城400年(1)台南建城,誰的城?

台南建城400年(2)鄭成功「收復台灣」?

台南建城400年(3)鄭成功是殘暴的軍人?

台南建城400年(4)鄭成功崇拜:依政權更迭而起伏

台南建城400年(5)到消失的台灣第一街找「獅子」

台南建城400年(6)到番仔樓要看甚麼?

台南建城400年(7)天后宮也有分大小?

台南建城400年(8)府城迓媽祖,媽祖婆押後

台南建城400年(9)也拜赤兔馬的祀典武廟

台南建城400年(10)到府城不看「匾」,會被看扁

台南建城400年(11)台灣第一張報紙,在台南發行

台南建城400年(12)台灣第一所中學也在台南

台南建城400年(13)134年前,台南就有盲人學校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