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自隆專欄】台南建城400年(27)做為城市博物館的林百貨

台南被稱為「府城」,是台灣最古老的城市,歷經荷蘭、明鄭、滿清、日本、國民黨政府等五個不同的統治者,不同統治者也留下不同建築物,荷蘭人留下普羅民遮城(赤崁樓)與熱蘭遮城(安平古堡),可惜現在的普羅民遮城只留有基座與一口井、熱蘭遮城只有城基和一面牆是荷蘭人蓋的;明鄭與清領時期,則留下大大小小的廟宇,如赤崁樓對街的祀典武廟、大天后宮,都是明鄭與滿清時期留下的一級古蹟。

日本人留下很多建築,但戰後有象徵意義的被國民黨大量拆除,如大正公園(今之民生綠園),總督石像被拆棄,代以和台南無淵源的孫文造像;台南神社,樹林被鏟除,改為停車場和一座很新潮但沒有任何台南意象的美術館,神社前的二頭銅馬,被移去新建的忠烈祠。

國民黨政府只留下有實用性的建築物,如勸業銀行(今之土地銀行)、愛國婦人會(戒嚴時期的「美國新聞處」)、知廳(戰後為「空軍供應司令部」,後改為台南市政府,現為「國立台灣文學館」)、知事官邸(戰後為民防指揮部,今整修為博物館)、測候所(被暱稱為「胡椒罐」,戰後迄今一直為氣象單位),甚至實用的建築物後來也被政府變現拆除,如圖書館被台南市政府賣掉,拆除另建成了現在的遠東百貨,火車站站前優雅的《台灣新報》建築,戰後被接收,國產成黨營的《中華日報》社,80年代房地產熱被賣拆除,改建成醜陋的住商大樓。

台南在日治時代留下的商業建築,只剩寶美樓酒家,林百貨

林百貨是30年代蓋的,日治時代的30年代是大正之後的昭和,大正時代戰後被學者稱為「台灣文藝復興期」,大正8年(1919)〉總督府公布「台灣教育令」,確立台灣各級教育制度,1922年再公佈「新台灣教育令」,台灣與日本內地學制一體化,台灣教育日漸普及,文盲減少,至終戰前的1943年,台灣學齡兒童的就學率高達71.3%,山地兒童就學率更高,達86.4%。

教育普及,方會有知識分子的覺醒,大正10年(1921)林獻堂展開「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前後歷時14年,請願15次,直到1935年才爭取到台灣人的第一次選舉《第一屆市議會員、街庄協議會員選舉》,選舉議員。

同樣1921年,台灣文化協會成立,由蔣渭水發起、林獻堂領銜,原先為文化啟蒙,後演變為民主運動,支持農工抗爭,有1925年台灣第一起農民運動的「二林事件」,後因台灣文化協會被左派控制,林獻堂、蔣渭水、蔡培火另組台灣民眾黨。

1928年台北帝國大學創校,即今台灣大學前身;1930年嘉南大圳完工,為八田與一籌建,嘉惠雲嘉南三地,完成後稻米增產6.45倍、甘蔗3.50倍;1932年台北,明治橋(今圓山中山橋)完工;1933年施乾創立「愛愛寮」,收容乞丐遊民,是以民間力量成立的社會福利機構,顯示日治中期台灣已具備公民社會雛型。

有部類紀錄片《Viva Tonal 跳舞時代》,片中的年代就是林百貨創立的背景,因為有了20年代的文明啟蒙,方有30年的「跳舞時代」流行象徵的「林百貨」與「菊元百貨」誕生。

林百貨就在台南鬧區的中正路,是日治時代的末廣町,但戰後的老台南人卻喜歡稱該地為「銀座」,沒錯,中正路是台南最熱鬧的商業街道,林百貨離台南主要的民生綠園圓環不遠,斜對面就是土地銀行,建築物還是日治時期勸業銀行的樣子,有一排大的羅馬柱,造型和台北市館前路的土地銀行一模一樣;在林百貨旁邊就是林樹蒼鬱,廣大台南神社,現在是民宅、台南美術館二館,以及停車場。

林百貨的老闆是林方一,雖然姓林,但不是台灣人,是明治16年(1883)出生於山口縣的日本人,父母早逝,姊弟相依為命,19歲出外打拼,25歲自行創業,是典型白手起家;明治45年(1912)來台南闖天下,林百貨於昭和6年(1931)12月14日起建,1932年12月5日完成、開幕,用不到1年時間平地起高樓,從無變有,實在奇蹟,可能因為太累,開幕前林老闆病倒,開幕後的5天,去世,林桑給我們一個啟示和教訓,就是台灣話常說的「賺錢有數,生命要顧」,不用太拚。

建築師是台南州廳技師梅澤捨次郎,梅澤氏另一作品為原台南警察署廳舍,即現在的台南美術館一館;林百貨興建期間不到1年,可見日本人的敬業與效率,戰後他並沒有被遣返日本,反而受聘於台灣省營建公司擔任技師,可見技術受到新統治者的肯定。

林百貨是台灣第2家5層樓的百貨公司,被台南人稱為「五棧樓」,事實上連同頂樓神社與電梯間有6樓;第1家百貨公司是同年11月28日舉辦落成儀式,12月3日開幕的菊元百貨,位在台北榮町,即現在的衡陽路世華銀行,但外觀已被整建為玻璃帷幕,不復當年模樣;而林百貨是在12月5日開幕,僅差了2天,林百貨淪為「老二」,這只能嘆息,也是一個教訓:錢可以買到很多東西,但就不能買到歷史,第二就是第二,永遠變不了第一。

二戰期間,林百貨由於是台南最高建築,成了美軍轟炸機攻擊目標,為還擊屋頂日軍還設機槍陣地,整修後美軍掃射彈孔與日軍機槍基座均原狀保留;戰後,林百貨被國民黨政府接收,成為機關辦公室,先後為糧食局、鹽警、保三總隊使用,1998年被列為市定古蹟,產權歸市府所有,於2013年中修護完成,並展開經營權的委外作業,經過公開評選,由高青公司取得委外經營權。

這棟古蹟,台南市政府修復得非常好,採「復古」的方式,能保留的盡量保留,不但主體結構,連立面、樓梯、電梯,部分地板與天花板都是舊的,燈具也以圖片仿古複刻,整棟樓仍有90年前的昭和風情,甚至賣的商品也有懷舊味,樓層規劃也和日治時代的林百貨類似,連電梯樓層都用轉盤顯示。

台灣不缺現代化百貨公司,但就是沒有我們父祖時代充滿昭和風情的複刻店,感謝承攬OT營運的高青公司,讓台南有家其他城市做不出來的城市博物館。

【延伸閱讀】

台南建城400年(1)台南建城,誰的城?

台南建城400年(2)鄭成功「收復台灣」?

台南建城400年(3)鄭成功是殘暴的軍人?

台南建城400年(4)鄭成功崇拜:依政權更迭而起伏

台南建城400年(5)到消失的台灣第一街找「獅子」

台南建城400年(6)到番仔樓要看甚麼?

台南建城400年(7)天后宮也有分大小?

台南建城400年(8)府城迓媽祖,媽祖婆押後

台南建城400年(9)也拜赤兔馬的祀典武廟

台南建城400年(10)到府城不看「匾」,會被看扁

台南建城400年(11)台灣第一張報紙,在台南發行

台南建城400年(12)台灣第一所中學也在台南

台南建城400年(13)134年前,台南就有盲人學校

台南建城400年(14)台南有座永華宮,和天地會有關?

台南建城400年(15)接官亭,接過那些官?

台南建城400年(16)台南求考運,要到哪裡去拜拜?

台南建城400年(17)那些年在台南,有人用電影票換選票

台南建城400年(18)來台南拜月老求姻緣

台南建城400年(19)來府城轉大人,躦桌腳「做十六歲」

台南建城400年(20)府城嫁娶從「合八字」開始

台南建城400年(21)以夷制夷的億載金城

台南建城400年(22)呷飯皇帝大,從「吃」認識台南

台南建城400年(23)不吃甜,不要說你喜歡台南

台南建城400年(24) 滿樓紅袖招:寶美樓

台南建城400年(25)《安平追想曲》,追想了些甚麼?

台南建城400年(26)台南苦力早餐吃牛肉湯?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