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齡20年 酒精性胰臟炎合併胰管結石

4旬男工作常酗酒,就醫檢查發現胰管有顆1公分大結石,醫師黃文信透過膽胰管內視鏡,進行「體內震波碎石」,成功將胰管結石擊碎。(記者陳金龍攝)
4旬男工作常酗酒,就醫檢查發現胰管有顆1公分大結石,醫師黃文信透過膽胰管內視鏡,進行「體內震波碎石」,成功將胰管結石擊碎。(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40多歲的張姓男子因天天應酬,喝酒逾20年,今年農曆年前的1次聚餐幾杯酒下肚,上腹痛到坐立難安,還惡心反胃,就醫診斷為「酒精性胰臟炎合併胰管結石」胰管內有1顆約1公分的結石,經轉送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接受「膽胰管內視鏡碎石」治療,90分鐘就不痛且復原出院,他也開始認真戒酒。

中國附醫內科部消化系副主任黃文信表示,胰臟炎是胰臟的發炎性疾病,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胰臟炎多表現為突發性腹痛,且痛感持續並會傳至背部;慢性胰臟炎則與急性胰臟炎的反覆發作有關,酒精是造成慢性胰臟炎及胰管結石的主要原因之一,慢性胰臟炎的其他常見原因還包括長期酗酒、新陳代謝疾病或先天性膽胰管構造異常。

膽胰管內視鏡是一條直徑僅3.5毫米的內視鏡導管,使用這條纖細的導管,經由十二指腸鏡的管腔,進到胰管內進行雷射或震波碎石。(記者陳金龍攝)
膽胰管內視鏡是一條直徑僅3.5毫米的內視鏡導管,使用這條纖細的導管,經由十二指腸鏡的管腔,進到胰管內進行雷射或震波碎石。(記者陳金龍攝)

黃文信指出,在台灣約有一半的慢性胰臟炎病人會產生胰管結石,這些結石阻塞胰管,導致慢性腹痛或反覆性的胰臟炎發作,正常的胰管直徑小於3毫米,而張男的結石直徑達到1公分,如採傳統內視鏡取石變得非常困難。

黃文信表示,面對較大的結石,內視鏡取石網常無法有效取出,最終只能置放胰管支架引流胰液,有時需要長期反覆地置放支架,嚴重者甚至需進行外科手術。

他說,如今膽胰管內視鏡的應用使治療更為精確有效,透過直徑僅3.5毫米的內視鏡導管,可以經由十二指腸鏡進入胰管,使用雷射或震波技術碎石,無需開刀即可順利取出胰管內的結石。自109年以來,中醫大附醫已成功執行數10例膽胰管內視鏡「震波碎石」手術。

黃文信指出,不明原因的腹部疼痛應及早就醫,可能是膽胰管狹窄或腫瘤導致的腹痛、黃疸、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或是膽胰管結石引發的急慢性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