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材業者推AI穿戴式聽診器 助家屬監測獨居長者生理指標

為因應台灣2025年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未來獨居長者只要戴上AI穿戴式聽診器,家屬就能透過手機藍芽24小時監測心音與肺音等關鍵生理指標,一旦出現心臟驟停或偵測異常,就會及時發送提醒,並提供緊急醫療服務。

醫療器材業者吳崇媛說明,「如果使用者的心率突然間變快或變慢,或者是說有其他的雜訊出來,遠端照護中心的中控或醫師,就可以馬上知道說可能有一些情境或狀況發生。」

醫療與科技的整合越來越多,還有業者研發出電動手術檯,可依照病患身材及需開刀的部位隨時調整手術檯方位,不論是腦部或脊椎手術等都適用,讓醫師開刀更有效率,降低手術失敗風險。

醫療器材業者趙聖浩指出,「在手術當中移動病患是一個很大的風險,因為當時病患身上插有很多儀器管線,如果今天是透過手術床的自動無線遙控去調整,就可以馬上達到醫生需要的各種體位,而且是非常的精準。」

由外貿協會主辦的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20日起一連3天在台北南港展覽館展出,今年展覽以全齡照護、智慧醫療及醫材廊道3大主題為核心,共有10國、280家企業參與。透過創新技術不僅可減輕醫謢人員負擔,也大大提升患者照護品質。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騎士摔車全臉骨頭斷10截 6小時「人骨拼圖」成功接回
7旬婦手術刀片卡體內2天 取出後病逝 家屬質疑醫療疏失
疫情催化 美電子消費展聚焦遠距醫療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