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曲獎政治正確

本屆金曲獎將在6月29日頒獎。我把本屆入圍年度單曲與年度華語專輯的作品仔細聽過了,感想是:好歌不少,但沒有任何足以代表一整年台灣流行音樂的作品。

入圍年度歌曲有六首,如果一整年只想聽六首台灣流行音樂,就是這些了。在這樣受到大陸明顯影響的曲風之下,告五人的原創性顯得更加難得,音樂本身的質地也相當優異,還好台灣流行音樂在這一代還有告五人。

我在2016年寫過一篇引發極大討論的專欄文章,就是寫草東,我說他們受到了中國大陸的影響,尤其是咬字,結果兩個有名的樂評人,一個流行一個古典,不約而同都出來護衛,說是什麼詞曲咬合的關係,根本就是亂扯啊,難道伍佰的國語歌,詞曲沒有咬合啊?

金曲獎本來邀請王力宏為李玟獻唱紀念歌曲,卻因網友與一些網紅的胡亂抗議而取消了,台灣就是這樣,什麼都是政治正確,整個社會就是一個空殼子。整個金曲獎的獎項設計也是政治正確,對於鼓勵流行音樂產業沒什麼幫助,就只是滿足官方的文化政策。

你去看國外的音樂獎,沒有人以獨立音樂為大宗啦!都什麼時代了,竟然弄得好像是大學生的音樂獎項一樣,獎項安排與評審方式都有很大問題,但也改不了了。

音樂獎項應該以音樂類型來區分,而不是語言,因為後者不過是政治正確,禁不起市場考驗。(作者為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