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少事多 長照招嘸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師法於二〇二三年一月上路,大幅鬆綁執業場域等限制,目前全國共八五三二名物理治療師,但八成以上在醫院、診所服務,其餘自行開業,社福、長照機構住民理應最需復健治療,卻遭逢困境,一家身障社區長照機構公告職缺,半年過後仍找不到人,原因為薪資低且工作難度高。

醫院有加給 社福吸引力低

「薪資是許多上班族擇業的首要考量」物理治療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劉雅棻說,物理治療師如在診所工作,月薪約四萬五至五萬。若在醫院,則有加給及其他福利,更高一些。相較之下,社福機構薪資偏低,約在三萬五左右,確實不具吸引力。

劉雅棻指出,養護機構、長照中心等住民大都肢體障礙,復健難度相對較高,需要經驗豐富的物理治療師,但對於有一定資歷的復健師來說,出路甚廣,當然選擇待遇好、工作輕鬆的環境。

開業時薪一千五百元起跳

衛福部醫療機構登記顯示,二〇二二年全台共有三八七家物理治療所,在物理治療師法實施後,家數明顯變多,目前已有四八○間,多了近百家,愈來愈多物理治療師選擇開業,不再受到健保的約束,透過徒手治療、運動治療,獲得更優渥的報酬,時薪至少一千五百元起跳,有些多達三四千元。

劉雅棻表示,物理治療屬於一對一高密度、高專業性的服務,平均每卅至五十分鐘治療一位病人,一天合理服務治療量應該為八至十六位;但在健保體系下,平均一名物理治療師每日服務量約廿五至卅位,負荷沉重。如在養護機構,可能一個人得面對近百名住民,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台灣物理治療師仍不足」

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洪心平表示,物理治療師在全日型或日照機構服務的薪資,比照服員、教保員要高,但還是不容易招聘,權宜之計為數個機構共同聘僱一名物理治療師,或是與物理治療所簽約,定期前來機構評估,但是通常無法每月來一次,多半三個月,甚至一年才來一次。

景新身障社區長照機構社工師兼主任黃珉蓉表示,景新屬於日照機構,但薪資不輸給一般醫院,但少了其他加給,因此,仍招募不到物理治療師,曾經有過對外招聘半年,就是乏人問津。

劉雅棻強調,台灣物理治療師數量不足,平均每二七○三個民眾才有一位物理治療師,遠低於歐美等先進國家,面臨超高齡化社會結構,政府必須積極培育更多物理治療師,才能讓國人健康老化。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月存2萬ETF太慢 他推「抓飆股」速賺1000萬!全場搖頭:這是賭博
還沒放榜!他見「前三志願生」坐滿高中先修班 傻眼嘆:那麼競爭
她海底撈用餐遇4狀況「再也不想去」 一票人點頭:服務變差好失望
病毒無情攻擊…張學友3度道歉!揭驚人狀況逼哭1.1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