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原衛生部部長張文康說的一席話?冠名謠言!醫師詳解正確觀念

網傳「原衛生部部長張文康說得一席話」貼文,提到糖尿病、高血壓、癌症越醫越嚴重,生病看醫師是慣性思維的悲哀等說法。事實上這是流傳已久的冠名謠言,另外專家表示,全篇充斥反醫學、反科學、反權威的自然療法論調,卻沒有提出有說服力的科學實證,提醒民眾不要誤信反科學的謬論,配合正規醫療才是健康之道,例如均衡營養、配合運動、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等。


衛生部部長張文康說得一席話?

原始謠傳版本:

衛生部長講真話.每個人必讀! 原衛生部部長張文康說得一席話值得深思 1、送醫院時人沒死,治幾個月人死了,你說是治好了,還是治死了? 2、糖尿病:開始一個加號吃了十年的藥變成為四個加號,你說是治輕了還是治重了,而且還能堅持十年…… 3、大夫自己高血壓十年,自己都治不了自己,卻給一年高血壓的患者開藥方。 大夫自己糖尿病五年、痛風八年給發病一年兩年的患者治療,滑稽可笑吧? 4、醫院大樓越蓋越大,病人越來越多,如果醫生能夠治好病人,應該是病人越來越少呀。 5、癌症患者手術、放療、化療後兩至三個月死亡,還傾家蕩產。 不住院治療或許能多活兩年或更長,是醫學的成就還是悲哀? 6、什麼樣的人要去醫院? 第一需緊急搶救的人;第二緊急止血的人; 第三接胳膊接腿的人;第四孕婦臨產的人。 其它的人群調整心態、配合運動、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均衡營養,中醫綜合調理就行啦! 7、總結:人們已經在慣性的思維軌道上剎不住車了: 有病→吃藥→看大夫→住院→搶救→賣房子→借錢治病→把人治死為止!心安理得去死,送太平間去火葬場。 一一這就是人們可憐的慣性思維!人們是如此的迷惑顛倒 ! 記住:健康長壽的鑰匙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這段話說得非常好,值得一看,值得深思,我們要學會一些切實可行方法來保障,調理身體的健康! 經典!你本沒病,只是養成看病習慣,腦袋有病!!!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1)不只有治好、治死而已 醫療好壞看整體表現

傳言提到「送醫院時人沒死,治幾個月人死了,是治好了,還是治死了」。MyGoPen 致電諮詢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他表示這樣的說法只看治好、治死二種結果,而且把慢性病和急性病混為一談,慢性病無法治好或治癒,而是長期控制、避免併發症,有的病人過世,但也有的病人病情獲得控制而出院,傳言只說死亡的病例,但總體醫療好壞不會只看一部分病例,包括病人的治癒率、平均餘命增加、慢性疾併發症下降等等,才是整個醫療體系的指標,傳言的說法易生誤導。


(2)慢性病不是急性病 無法治癒以控制為主

傳言提到「糖尿病吃了十年的藥變成為四個加號,你說是治輕了還是治重」、「大夫自己糖尿病五年、痛風八年給發病一年兩年的患者治療,滑稽可笑」。柳朋馳指出,不管是吃藥或是治療,目的不一定是「治癒」、有時候反而是「控制」,尤其是慢性病,目前醫學技術並沒辦法完全逆轉疾病本身的情況下,藉由藥物、各種治療的協助,讓身體的機能控制在像正常人一樣或差不多的狀態,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或延緩併發症的產生,達到增加健康餘命的效果,併發症發生的時間能往後延、存活率就能提高,隨著病人年齡越來越大、身體功能越來越差,加藥、換藥都是可能的選項,傳言說法易生誤導。


(3)醫師也會生病 醫病適用同樣治療準則

傳言提到「大夫自己高血壓十年,自己都治不了自己,卻給一年高血壓的患者開藥方」。柳朋馳表示,醫生也是人,只要是人都有可能會罹患各種疾病,醫師得病之後如果有積極面對、積極治療 ,控制在正常範圍內,而醫生對待病人跟對待自己是用一樣的治療準則,就代表醫生也認同這樣的治療模式,所以兩者是一致的,理論上病人應該要很慶幸醫生自己都敢吃的藥、都在吃的藥,我有什麼好不敢的,而不是醫師自己高血壓都沒在治,然後告訴病人說你要治療,只要醫生自己的言行是一致的,基本上對病人來講,病人是更安心的,傳言只講醫師也生病、用藥中,卻不提慢性病以控制病情、而非治癒為目標,傳言說法易生誤導


(4)癌症不同期別治療差異大

傳言提到「癌症患者手術、放療、化療後兩至三個月死亡,還傾家蕩產」。柳朋馳指出,癌症有分期別,第一期和到四期的情況絕對差很多,治療的效果也不同,如果是比較後期的病人,如果評估之後認為積極放療或化療可能沒有很好的延命效果,就會安排是否接受「安寧療法」。而所謂的標靶治療或是化療,如果評估可能有機會再多活兩個禮拜到一個月,病人願不願意拚一下,就看病人的意願,有的人可能就是剛好差這兩個禮拜、一個月,病人要處理遺產、等家人從國外回來見面,或者有一些人生的願望清單要實現等等,也許過程中有的病人承受不了治療的副作用反而更早過世,這些情況當然都是有是可能的,可是對醫界來說,這就是醫病溝通之後依照病人的意願的結果,傳言無視於不同期別癌症患者的情況,籠統地說治療三個月就死亡、易生誤導


(5)平均餘命變長 醫療需求變大

傳言提到「醫院大樓越蓋越大,如果醫生能夠治好病人,應該是病人越來越少呀」。柳朋馳強調,現代人的平均餘命變長,活得更久就會有一些退化性疾病、慢性病,現在也推廣預防醫學、小病趕快先治好以免拖成大病,此外醫療也相對變便宜,和過去有錢人才能看病的情況不同,以上種種都使得醫療的需求越來越大,所以臨床上看到越來越多的病人,不是醫生沒把病人治好,而是需求本身就是變大的。


(6)類似自然療法的主張 缺乏實證科學

柳朋馳指出,傳言的說法偏向自然療法的主張,但西醫、或者所謂的藥物治療有二個特性,一是比較立竿見影的,二是可以達到可預期的效果,自然療法強調「非藥物」的部分不是不能執行或不好,反觀現代醫學也鼓勵病人健康吃、健康動、戒菸酒檳榔,這些都是行為改變,「行為改變」搭配「正規治療」效果才能穩定、持久,這一點在慢性病上特別明顯,所以民眾對自然療法應該取其可取之處、也就是行為改變的這個部分,但是對於自然療法反科學、反醫學、反權威的部分,則要小心、不要誤信。

柳朋馳強調,現代西醫界使用的治療方式都是經過「實證醫學」反覆實驗、並且有大規模數據驗證過的,即便是中醫也有固有成方、相關典籍等佐證,而且中醫現代化也已使用更多科學化的機器、方式精進各種中醫中藥,但反觀自然療法卻往往以「倖存者偏差」為案例,倖存者偏差常被過度擴張、過度引用,卻拿不出相對應的科學證據,這是民眾在面對各種類似自然療法的傳言時,一定要特別警覺防範、小心明辨的地方。


(7)張文康因SARS去職 近年仍有露面但查無關聯

中國闢謠網站「全民較真」曾於2019年2月登載「原卫生部部长张文康的一番话让你深思了吗?深思你就上当了」,文中提到:

a. 相關文字早在 2015 年就出現在中國網路上,且與賣產品有關。
b. 這些文字被冠上張文康之名約從 2017 年底開始,多由微商、養生等自媒體發布,這些文字也與張文康近年來出現在官媒上的體例完全不同。
c. 有的版本甚至還給張文康加上「原四川省衛生廳廳長」這個他從未擔任過的職務。


結論

經中國闢謠網站查證,這些文字並非出自曾任衛生部長的張文康,且有多種不同但類似的版本,最早出處與賣產品有關,傳言應該並非張文康所說,傳言為冠名的錯誤訊息。

該文實際內容提到病人越來越多、醫師自己也有病、醫院大樓越蓋越大,提倡有病不要治、不要就醫,但專家表示,醫療需求變大是因為醫療進步、平均餘命越長、慢性病需長期控制所導致,自然療法的提倡者如果能提出和西醫同等規格的科學實證,才能有說服力,不能以少數個案的「倖存者偏差」為樣板,讓人誤以為每個人都有同樣效果,提醒民眾不要誤信偏信、以免錯失治療時機。


諮詢專家:

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 柳朋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