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鍊心理韌性,從挫折中復原成長
不知不覺,科技已全面占領我們的生活。全球坐擁超過三十億用戶的臉書今年慶祝二十歲生日。過去二十年間,各種社群平台紛紛問世:YouTube、Instagram、TikTok⋯⋯《經濟學人》統計,人們使用手機的時間,社群媒體應用程式占了一半,換算一個人清醒時,超過四分之一的時間都在使用社群媒體。
在台灣,低頭族的下一代|出生於二〇〇八至二〇一三年、目前小五到國九的孩子,一出生就是網路原生,呼吸著Wi-Fi,每人至少三個IG帳號、習慣即時回應、人際關係二十四小時不打烊……臨床心理師陳品皓稱之為過度暴露在網路下成長的「過曝世代」。他在同名新書中分析過去十年在診間的觀察:孩子問題的類型已經從早年的外顯行為,轉變成人際退縮、網路沉迷、學習低落等內在情緒困擾。
《親子天下》針對全台四九九校、近萬名十至十五歲中小學生的調查(見七八頁),完整真實呈現年紀愈大愈「過曝」的樣貌:九六%國九生有手機,近四成手機不在身邊會焦慮,超過六成在意別人對自己貼文的回應,超過四成害怕失敗,約五成表現好時會被家人稱讚,但最常聽到的讚美是「繼續加油」、「繼續努力」,背後意指表現好是應該的,未來要更好。
心裡韌性是升級版的耐挫力
「他們常常都不聽我說,也常常潑我冷水」、「從沒有成年人在乎我們的壓力,導致無處發洩,甚至因此被罵」……問卷中開放題的回覆,看到青少年渴望被理解但落空的失落。原本青春期就有的矛盾本質,和網路社群環境互相加乘,讓這一代青少年更不快樂、更缺乏安全感、自我評價更低落。
這是全球教養和教育的痛點。幾乎和《過曝世代》同一時間出版,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紐約大學教授喬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在《焦慮世代:大幅改寫的童年如何造成心理疾病》(暫譯),直指手機改變了孩子的童年。「孩子們不再一起即興的玩、在戶外跑跳,不再運動,而是黏在手機社群或遊戲上,」海特在美國教養專家貝琪博士(Dr. Becky Kennedy)的Podcast節目中表示。
面對焦慮和憂鬱的挑戰,同時直面快速變化的不確定感、壓力和挫折,心理韌性(resilience)成為穩定內在,從逆境、挫敗中回彈復原與繼續成長的軟實力和內功。
心理韌性非天生,非一堂課可速成,是升級版的耐挫力,必須在教養教育的日常中一點一滴培養。哈佛大學哲學與心理學博士塔爾.班夏哈(Tal Ben-Shahar)曾表示,鍛鍊心理韌性像做重訓,每次挫敗就像再加一點重量,日積月累,心智肌肉會愈來愈強大。
「心理韌性是用支持去empower(賦能)孩子,讓孩子敢於表達脆弱和挫折,獲得持續成長的能力,」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陳亮妤表示。
從思維、情緒、人際中,鍛鍊心理韌性
鍛鍊心理韌性須從思維、情緒、人際三大支柱進行。父母老師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容許覺察與表達情緒,協助梳理、調整慣性思維,並持續在愛和包容的關係裡,塑造一個提供安全感的環境,就能一步步培養、鍛鍊孩子的心理韌性。
《親子天下》採訪超過二十位輔導老師、諮商/臨床心理師、精神科醫師都異口同聲指出,家長必須改變教養方式,以身教示範給孩子看,「不要太快給答案,也不要太焦慮孩子沒有能力處理……因為青少年需要被同理、認同與支持,需要大人跟他站在同一陣線,欣賞他,而不是被權威注視,」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周文君提醒。
面對過曝世代,沒有速成祕笈,需要觀念轉換和每天的鍛鍊。要怎麼開始?全球培養心理韌性的校園系統主流就是SEL(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社會情緒學習)。二〇二二年美國總統拜登投入十億美元在SEL計畫,相信提升學生心理健康,就能提升學業表現。推動SEL三十年的美國非營利組織CASEL,從過去強調課程,到現在強調成人學習。「老師每天只要花五分鐘,請學生辨識自己的情緒,並且說出來,整個班級就會穩定下來,因為說出來就是一種自我接納,」台師大幼兒與家庭科學系助理教授、SEL in Taiwan社群創辦人吳怡萱說。
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創辦人楊俐容表示,心理健康三級制最有效益的是第一級預防,推動SEL,就是在「問題」成為「問題」之前的準備和練習。期待過曝世代和父母能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一起練習,一起在跌跌撞撞中,把經歷的失敗當作下一次學習的起點,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
--------------------------
政府因應》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陳亮妤
打造可以讓年輕人勇敢求助的社會
去年三月接掌心健司的陳亮妤是心身醫學科醫師,也是精神衛生學博士,兼具臨床和公衛專業,自上任以來的重點任務,便是青少年的心理支持。
口述——陳亮妤
去年8月1日起,衛福部開辦「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一年投入1億3千多萬元經費,和全台440家諮商所、診所簽約,鼓勵15到30歲年輕人勇於求助。這個方案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把高風險的個案篩檢出來,心理師可以在三次會談後,做一個風險評估,將高風險個案轉介治療。目前為止,這方案已經服務超過6萬人次,其中進一步轉介醫療院所的破8千人,意謂著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有8千多個年輕朋友因為這方案得到專業治療,這是很重要的成效。
方案進展到現在,除了鼓勵年輕人勇於求助,不要害怕被貼標籤以外,也希望台灣社會更為自由開放,那意謂著人們可以勇敢的談論自己的心理議題。有第一線的醫師和心理師分享,曾看到三個穿制服的學生,結伴走進來說要預約心理諮商,覺得很感動,因為這在20年前是不可能的事。
去年8月31日,衛福部和教育部開啟跨部會討論,函頒「校園自殺防治關懷轉介流程」,校園的輔導老師們遇到症狀嚴重、擔心接不住的孩子,都可以從教育系統轉介到醫療體系,進一步接受治療。我過去在診間曾遇過老師輔導的孩子自殺後,這位老師就陷入深深的自責,罹患憂鬱症。因此面對全球都有的青少年憂鬱風暴,我們要建立「no blame culture」(非責難文化),讓這些第一線服務的輔導老師、心理師、醫師,能夠心無罣礙的幫助下一代。
從2016年到2021年,15歲到30歲的精神科健保使用率上升47%,而流病資料也顯示2013年到2021年間,每四個國高中生就有一個在過去一年有自殺想法。年輕族群的憂鬱比率上升,是全球共有的趨勢,和離婚率、精神疾病共病上升,以及網路使用有關。特別社群媒體是具有炫耀性的,內容也多半美化過,但青少年還缺乏分辨的能力,且現實生活和虛擬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是不同的,青少年也很難消化這樣的落差。因此社群媒體時代,如何建立青少年的自尊、自我效能感是很重要的課題。
心理健康司的目標是期待建立全民的心理韌性,所謂心理韌性是指能克服自身的逆境,並持續成長的能力,即使遇到重大的不幸事件,仍能展現生命的彈性。對青少年而言,家長的角色也很重要,我們希望建立一套從家庭、校園到各場域的支持系統,以校園為例,如何導入SEL(社會情緒學習)就是一個未來的方向,從根本做起,讓孩子培養洞悉自己與他人情緒的能力。而如何實踐這樣的方案,就是政府該擔負起的責任。(採訪整理︱賓靜蓀)
--------------------------
政府因應》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司長吳林輝
「心理課」為每個孩子做好心理防疫
曾任國小教師的吳林輝,幾年前開始帶領學特司規劃多項校園心理健康政策,鼓勵各級學校從心理相關課程著手,織出更大的安全網。
口述——吳林輝
教育部投注學生心理健康資源與課程的源頭,要從大學輔導專業科系的成立說起。1968年台灣師範大學成立教育心理系,開始有學者力推校園輔導教育,從鼓勵各科老師增能成為「認輔老師」,到如今設有專輔老師;輔導室人力規範也更趨完善。
直到20年前,九年一貫課綱上路,首度將心理健康納入課程;10年前《學生輔導法》通過,成為亞洲首部學生輔導專法,是另一里程碑。
回顧近10年政策,教育部花滿多資源補足校園輔導人力。先從大學端來看,《學生輔導法》上路至今,今年第一次大修,重點之一是把大專校院心輔人力(如心理師)配置,從1,200生配一人,改成900生配一人。
去(2023)年中學校園發生不幸事件(指新北市割頸案)後,教育部進一步展開中小學輔導教師增補,國中每15班配一師,預計114學年到位;國小每24班配一師,預計116學年到位。
近年各級學校學生自殺率攀升,但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自殺死亡個案中,約六到七成不曾到輔導室求助,也就是說,我們補充的輔導人力,不一定觸及到需要的人。所以我們除增加人力照顧高關懷學生,也盡可能讓輔導室變得溫馨,像是擺放漫畫,讓學生覺得這是個輕鬆、令人想進入的地方。
2022年,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進一步從課程著手,實施「補助大專校院辦理校園心理健康促進計畫」,補助大學端開設心理健康相關課程。我們拓寬補助範圍,從與心理高度相關的課,到協助學生放鬆、提升身心品質的課,以此鼓勵大學提供相關學習活動。
教育部同年還實施「生命教育推動方案」,支持高中以下學校,將生命教育融入108課綱新增的彈性學習課程或任一科。
而和課程相比,課外活動或許更有助提升心理健康。我觀察到,現在大專校院社團招生愈來愈不好,網路可能是其中一種影響因素,讓人與人關係更疏離。如何讓學生走出虛擬環境,重拾良好的實體生活互動,值得教學現場持續努力。(採訪整理|潘乃欣)
※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如果需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生命線專線「1995」,或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