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觀察:論中文互聯網的倒掉

(德國之聲中文網)如果我們在百度上搜索"馬雲"這兩個字,把時間設定在1998年到2005年,能搜出來的信息,大概有多少條呢?--這是最近一篇被熱傳的文章《中文互聯網正在加速崩塌》開頭提出的問題。即便是對中國互聯網的狀況有足夠心理准備的讀者,對該文作者何加鹽展示的結果也感到震驚:只有1條,而且是虛假信息。

我就是這樣的一個讀者。早在十多年前,我剛剛離開中國的時候,上網搜索自己的資料,就很驚訝地發現,原來當局不只是禁止我發表新文章,而且曾經寫過的一些被滿網轉發的舊文,竟然也不見蹤影。我的名字的搜索結果,也逐漸地只剩下相關的歷史地名和人物了。

隨後我還發現,曾經席卷網絡的一些社會事件,如"躲貓貓"、"鄧玉嬌事件"、"草泥馬"等等,曾經參與者眾的一些網絡論壇,如"西祠胡同"、"天涯論壇"、"思想的境界"等等,資料都越來越難查找,甚至好像不曾發生一樣。

我知道互聯網政治審查帶來的民生災難,包括企業的腐朽、文化的敗壞和個人信息的損害,但我的確沒有去百度上搜索過馬雲、馬化騰或任正非,更不用說周傑倫、李宇春或羅永浩,我以為他們在中文互聯網上的信息仍然多如牛毛。

何加鹽的測試結論是:幾乎所有在那個年代曾經紅火過的中文網站,在一定年份之前的信息都已經完全消失不見了,甚至大部分網站是所有年份的信息都消失了。因此他說:中文互聯網正在迅速崩塌,移動互聯網出現之前的中文互聯網內容,已經幾乎消失殆盡。

中文互聯網的"金魚記憶"

盡管中共的愛國主義教育一再告訴人民,"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努力讓自己相信,國家和個人可以貌合神離:國家可以獨裁專制,個人仍能自由舒展。只要不在網上談論政治(或者假裝"祖國生日快樂"之類不是政治),自己就能充分享受互聯網時代的各種便利。

有人認為何加鹽的文章不嚴謹,因為用谷歌搜索的結果不太一樣。曾幾何時,很多人正是用"沒有谷歌,用百度也一樣"來證明中文互聯網可以不與世界聯網而獨自繁榮,那麼如今怎麼又要用谷歌搜索結果來證明中文互聯網沒有崩坍呢?宣稱比谷歌更懂中國的百度的腐朽,不正是中文互聯網崩塌的證明嗎?

還有人深刻領悟鄧小平"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政治智慧",稱中文互聯網崩塌的是web2.0時代的內容,如今Web3.0已經改變了數據分布的格局,用戶個人擁有了更多的權力。經歷了新冠疫情封城時期的人都知道,Web3.0帶來的最大改變,恐怕是政府輕而易舉地給每個人都戴上了一副電子鐐銬。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是網絡時代最撫慰人心的話語之一。何加鹽指出,"這種記憶,原來是像金魚一樣的記憶"。

如果說網絡發表也是一種出版,互聯網記憶是一種公共記憶的話,那麼它在專制社會被控制和被抹殺,在本質上和過去並沒有什麼兩樣。

人們仍然可以辯解說,網絡上的個人信息,大多都跟政治沒有關系,不是宣傳部門下令審查刪除的,而是互聯網公司不負責任,沒有提供備份下載的便民服務。是啊,為什麼互聯網公司這麼不負責呢?大概連習近平也感到困惑吧。據說,他上周在一個與企業和專家的座談會上發出了類似的天問:"我們的獨角獸企業新增數下降的主因是什麼?"

中國崩塌掉的不只是互聯網

人們也可以和過去一樣,逃避或者拒絕出版審查,把個人記憶留在自己的硬盤裡,或者發表到境外網絡平台上。如果說互聯網時代有什麼變化的話,大概是像過去那樣寫私人日記的人越來越少了。

由於發表變得更加容易,互聯網時代大多數人的寫作,都不再是"抽屜文學"。跟《中文互聯網正在加速崩塌》一文一樣,即便存在被審查的風險,也要發表出來。如此一來,自我審查就難以避免。

幾年前,我曾經在《長平觀察:兩次死刑帶來什麼正義?》一文中提到,由於發表的誘惑,以及平台的操弄,中文互聯網上出現讓《1984》自嘆弗如的審查機制:即便那些以反抗為名留下的文字中,歷史也被改寫得不著痕跡。

自我審查的結果是突破了更多言論禁區,還是強化了政治監控和"自我逮捕"?我們可能很難得出結論。但是,我們知道現實中審查機器變得越來越強大。不用說,這篇討論互聯網加速崩塌的文章,也被加速地從中國互聯網上"404 "了--遭到審查而被刪除。

因此,並不讓人意外,中文互聯網上關於"中文互聯崩塌"的討論,更多著眼於企業行為和技術原因,即便談到網絡監管,也不會涉及更重要的"金魚記憶"--從大躍進到"六四"民主運動,從上海封城到白紙運動。歷史不僅僅是崩塌了,而是連瓦礫都被清掃干淨了。

中國崩塌掉的不只是互聯網,不只是馬雲和周傑倫的信息,而是歷史與人心,是對自由的無限憧憬和對專制的堅決反抗,是伴隨著互聯網和人工智能而來的明天。

作者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六四記憶 · 人權博物館總策展人,現居德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4 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