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年貼身翻譯透露 俄烏交惡讓戈巴契夫心理受創

已故蘇聯末代領袖戈巴契夫的翻譯員1日說,戈巴契夫辭世前數月,因俄羅斯與烏克蘭爆發戰爭而感到震驚、不知所措,且近年眼見俄烏關係惡化,心理上頗受打擊。戈巴契夫8月30日病逝,享耆壽91歲。

TOPSHOT - A picture shows a portrait of the last leader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recipient of the Nobel Peace Prize in 1990, Mikhail Gorbachev, displayed in his memory in his office at the Gorbachev Foundation headquarters in Moscow, on August 31, 2022. - Mikhail Gorbachev, who changed the course of history by triggering the demise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was one of the great figures of the 20th century, died in Moscow on August 30, 2022, aged 91. (Photo by Alexander NEMENOV / AFP) (Photo by ALEXANDER NEMENOV/AFP via Getty Images)
蘇聯末代領袖戈巴契夫8月30日病逝,享耆壽91歲。(資料照/Getty Images)

路透社報導,巴拉茲欽科(Pavel Palazhchenko)跟隨戈巴契夫長達37年,多次陪同戈巴契夫出席美國與蘇聯之間的峰會。在1980年代,戈巴契夫與時任美國總統雷根會面,從當時的照片可以看到,巴拉茲欽科始終站在戈巴契夫身邊,俯身傾聽並傳達每一個字。

路透社報導,巴拉茲欽科數週前與戈巴契夫通了電話。他說,戈巴契夫因烏克蘭事件而深受打擊,他和其他人為此都很苦惱。巴拉茲欽科說:「不僅僅是2月24日展開的(特殊軍事)行動,而是俄烏關係過去數年的全面演變,對他真的是很大的打擊。這真的在情緒和心理上擊垮了他。」

「從我們和他的對話中,明顯可以看出他基於各種理由,因為(俄羅斯軍隊2月進入烏克蘭之後)發生的事情而感到震驚、不知所措。他不只相信俄烏人民之間緊緊相繫,也相信兩國互相交融。」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以確保俄國安全、阻止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擴張為由,於2月24日對烏克蘭發起所謂「特殊軍事行動」。烏克蘭則指稱這是無端的帝國主義式侵略戰爭,號召全民反抗;西方國家也相繼對俄國實施制裁。但截至目前,俄方都沒有收兵的跡象。

現年73歲的巴拉茲欽科在戈巴契夫基金會(Gorbachev Foundation)莫斯科總部工作,他在這裡受訪。他近月曾探望戈巴契夫,也一直與戈巴契夫的女兒伊莉娜(Irina)保持聯絡,因此很瞭解這名見證蘇聯解體的領袖生前最後一段時日的想法。

戈巴契夫在領導蘇聯期間實施改革,導致烏克蘭等15個加盟共和國中的許多國家起而要求獨立,他試圖維繫蘇聯於不墜,但最後沒成功。在蘇聯步向瓦解之前,軍隊一度對平民動用致命武力。立陶宛和拉脫維亞的政治人物在戈巴契夫死後重提那段恐怖記憶,說他們仍然把這筆血帳算在戈巴契夫頭上。

但巴拉茲欽科說,戈巴契夫相信只能用政治手段來解決問題,所以他如果不是事前不知道會發生一些血腥事件,就是為了避免情勢混亂,只好「極不情願地」允許動用武力。

巴拉茲欽科表示,戈巴契夫在烏克蘭議題上的立場既複雜又矛盾,因為他仍然相信蘇聯的概念。

巴拉茲欽科說:「當然,在他心裡,這幅腦海內的地圖對他和他那一個政治世代的多數人來說,仍是一個想像中的國家,包含前蘇聯的大部分領土。」但巴拉茲欽科認為,戈巴契夫不會藉著戰爭來重振蘇聯。

他說:「我當然沒辦法想像戈巴契夫說『就這樣,我會不擇手段強行這麼做』。不可能。」

巴拉茲欽科坦承,由於1991年蘇聯解體後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動亂,有些俄國人和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人民對戈巴契夫抱持非常負面的看法,但他仍留下相當重要的政治遺產。

他說,戈巴契夫喜歡把歷史比擬為「善變的女人」,「我認為戈巴契夫相信且期望,歷史最後會給予他正面的評價」。

俄國入侵烏克蘭
烏600萬學童戰火中開學 數千所學校遭砲襲部份恢復實體上課
札波羅熱核電廠遭俄軍占領 IAEA專家首度視察將持續駐紮
普丁索命?俄寡頭命案又一樁 盧克石油董事長醫院墜窗身亡
英籍志願軍醫烏克蘭殉職 家人募款盼運回遺體
俄羅斯傘兵寫回憶錄 揭俄軍真實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