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慢性失眠... 關鍵因素是「這原因」...沒治療下場慘!

您是不是有長期睡眠品質問題,其實這樣狀況會罹患代謝症候群,甚至也有死亡風險。國外研究發現,有失眠困擾的人出現憂鬱症的風險高,因此失眠問題,真的不可輕忽COVID-19大流行期間,全球約40%的人出現睡眠問題,而國內失眠比例,攀升至59.7%。

圖/TVBS
圖/TVBS

醫藥記者蔣志偉:「許多人長期深受失眠困擾,因此導致睡眠不足,關鍵在於夜間無法適當休息,睡眠週期的質與量,也會受到干擾進而影響白天工作甚至是生活人際關係。根據調查顯示,台灣成人當中大約有四百八十萬人以上有睡眠問題,其中約有10%屬於慢性失眠。」

彰濱秀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黃桂耀:「失眠常見有可能分為原發性跟次發性的失眠,原發性的失眠往往跟壓力焦慮環境有關,或者是找不太到原因次發性的失眠有可能跟憂鬱焦慮或者身體的疾病,或跟酒或者藥物的使用有關係。」

事實上造成失眠的原因,包括一般心理壓力,睡前的預期性壓力及焦慮,精神因素造成興奮、擔憂或遭受重大打擊時引起的失眠,也有可能是身體不適或環境因素。

圖/TVBS
圖/TVBS

彰化秀傳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邱百誼:「那我們最近發現說很多人,會使用抗精神藥來當作安眠藥,那事實上的話,抗精神藥反而是會增加失智的機會,抗精神藥本來是拿來治療精神病,並不是拿來治療失眠的。」

失眠不僅是影響睡眠品質,如果睡眠不足就會過度活化交感神經與升高血壓、血糖,增加血管粥狀動脈硬化風險。

醫藥記者蔣志偉:「過去曾經統計臺灣光是一年就吃掉近16億顆的安眠藥,其實目前還有很多非藥物性的治療方法,能協助搭配反而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首創以護理師為首的睡眠衛教諮詢門診,透過ACB三個步驟,協助解決失眠的問題。」

成大醫院安穩睡整合照護小組召集人陳嬿今:「a就是assessment評估,我們首先會透過睡眠評估瞭解你目前的失眠狀態是什麼樣的類型,困難入睡也就是你躺在床上,超過30分鐘還睡不著,入睡之後中間易醒/清晨早醒,最後是醒來之後,你還是覺得很疲倦,而這樣的狀態有一個禮拜超過3次,持續3個月以上,我們就稱作是慢性失眠,c就是classification確定跟瞭解目前的睡眠狀態,是不是有其他因素的影響,b就是behavioral intervention行為介入,簡單來說如果你只是有入睡的困難,這是我們覺得相對好處理的,只要我們時間不要拖太久,我們會協助你找到壓力的根源。」

圖/TVBS
圖/TVBS

醫藥記者蔣志偉:「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發現,全台每4人就有1人,有睡眠困擾、輕度失眠的問題,有15%民眾有重度失眠,必須使用安眠藥,解決睡眠問題。另外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全球約40%的人出現睡眠問題,而國內失眠比例,也從疫情前的42.9%攀升至59.7%。」

彰化秀傳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邱百誼:「有些人是原發性的失眠,並不是因為有一些的其他的狀況像憂鬱焦慮這引起的,那常常也變得很難纏,不管是入睡困難啊常常醒過來啦,或是醒醒睡睡的,睡的很不安穩,或是一起來就睡不著了,那這些的話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其實適度的來調整這個睡眠的藥。」

醫師提醒,走路等低強度的身體活動,有助降低失眠狀況,有不少人因為服用藥物影響睡眠,因此若有睡眠困擾,應盡速就醫,尋求醫師診斷,進一步了解造成失眠的原因!

更多 TVBS 報導
周確診+8%! 王必勝:疫情反轉、規模上波一半
好晃!飯店外牆剝落 天降磁磚砸中車
陸地上的黃金! 美國玉米產值一年超過2.5兆台幣
陸放寬防疫後疫情大爆發 重度空污致情勢更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