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家族爭議搬到股東會上面吵!兩派律師鬥法 張家兄弟分家戰火上演延長賽

長榮海運28日召開股東會,有多名股東關注張國華、柯麗卿涉及內線交易案以及巴拿馬長榮國際(EIS)資產處分案。(攝影/葉佳華)

長榮海運股東會今(28)日登場,張家兄弟分家戰火儼然也搬進股東會,包括立榮航空董事、張國煒代表律師林文鵬今(28)日也以股東身分出席股東會、親自發言;而台上則由長榮委任律師陳錦璇回應法律問題,兩派律師鬥法較勁意味十足。

股東會上有諸多股東關注,張國華、柯麗卿涉及內線交易案以及長榮海運向巴拿馬長榮國際(EIS)進行多筆股權及不動產收購交易案,由於股東發言眾多,整場股東會在逼近下午1點才落幕。

投保中心要求公司,針對遭證交所開罰說明

今日股東會上由投保中心率先提問,針對5月6日證交所因違反重大訊息、違反內控等,長榮海運遭罰新台幣20萬元,請公司說明相關事實以及後續處理。

長榮海運董事長張衍義表示,證交所確實在5月6日來函公司,要求公司到5日內要繳交20萬違約金,由於公司在5日內無法蒐集相關資料解釋,因此採取先繳納20萬違約金,事後則依照證交所申覆案件程序進行申覆,提請證交所撤銷原先處置。

證交所的裁罰主要是針對長榮在去(112)年6月19日董事會決議處分長榮航空股票,但公司卻延遲公告重大訊息;另外也針對長榮及子公司於今年1月31日向巴拿馬長榮國際(EIS)取得資產交易一事,違法內部控制規定。

長榮海運律師陳錦旋在台上表示,針對董事會決議處分長榮航空股票一案,屬於內部人處分持股,因此當時在董事會通過的情況下,在集中市場處分不會知道對象是誰、不會知道什麼時候成交、成交價格也不確定,基於都不確定的狀態,認為應該回歸取處程序,也就是當處分股權達3億元金額以上才發布重訊,「因此就重訊部分,長榮海運在重訊發布時間點認定,應該是沒有問題。」

至於認定違反內控部分,陳錦旋認為,證交所應該有所誤解,因為這是發生在英國的不動產交易,交易對象是巴拿馬長榮國際(EIS),不適用於台灣法律。

律師林文鵬提告張國華、柯麗卿涉內線交易,兄弟之爭風暴搬至股東會

長榮集團近期風波不斷,市場解讀,這是長榮張家兄弟再度掀起分家風暴;包括先前長榮海運股東委任律師林文鵬控告長榮海運董事會全體董事背信及非常規交易罪,直指巴拿馬長榮國際(EIS)法定代表人在有重大爭議情況下,以張國華為首的長榮海運董事會仍透過長榮海運及其子公司,向EIS進行多筆股權及不動產收購交易,導致長榮海運及其子公司流出高達新台幣數百億元鉅款。

接著今年4月下旬,律師林文鵬再向台北地檢署按鈴控告長榮海運董事張國華、柯麗卿涉及內線交易案,他指出,去(2023)年5月30日,張國華、柯麗卿就任長榮海運董事,同年6月19日,長榮海運董事會決議處分長榮航空股票,當時張國華、柯麗卿就已知悉訊息,但這項重大訊息卻延遲於同年8月14日才公開。

林文鵬指出,張國華、柯麗卿身為長榮海運董事,卻在重訊公開前、同年6月30日由張國華大量買進9萬8357張長榮海運股票,涉嫌內線交易金額破百億元,估計不法獲利達21億元。

林文鵬今(28)日再度站在股東會發言,針對巴拿馬長榮國際的資產交易,提出幾點質疑,包括去年購買新加坡長榮股權、長榮海運與巴拿馬長榮國際進行資產交易,他質疑為何在這個時間點進行交易、交易的必要性,是張國華先生想賣,我們就要收嗎?

他指出,以上提及的交易是典型的關係人交易,交易對手皆是長榮海運實質控制人張國華、及巴拿馬長榮國際,在眾所周知,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的遺囑是指定張國煒為繼承人;而巴拿馬長榮國際召開的董事會,也推選張國明(長榮二哥)為董事長,目前代表人登記是張國華,但實際是他嗎?

陳錦旋:長榮是嚴謹公司,巴拿馬官方登記仍是張國華 

林文鵬更指出,長榮海運出售長榮航股權,張國華與柯麗卿涉嫌內線交易,若以長榮航昨(28)日股價計算,犯罪所得已經超過200億元。

對此,長榮董事長張衍義表示,長榮海運轉投資以及資產取得主要仍以專注於海運本業,而巴拿馬國際交易則是因應所需。

陳錦旋則回應,有股東以巴拿馬長榮國際的常任董事長(PP)不是張國華,而是張國煒或張國明,主張這樣的交易無效,並指長榮國際巴拿馬交易無效,導致300億元蒸發,但她表示,根據巴拿馬官方網站登記,到目前為止PP都是張國華,強調長榮海運是一間嚴謹的上市公司,在處理交易時不會不去弄清楚到底長榮國際巴拿馬的代表人是誰。

股東會上已讓長榮集團分家爭議成為焦點,但也有股東發言,不希望不屬於公司的事情被搬到公司來,進而影響股東權益。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陳玉珍質疑王義川用「電信偵查監控群眾」 民進黨卓冠廷駁斥:過度幻想
立院場外「青鳥行動」 經民連許冠澤呼籲:若藍白強行三讀行政院應提出覆議
2021年台灣欠稅率5.1%僅高於日、星 受疫情衝擊 泰國、菲律賓欠稅衝破2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