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聖前五月營收 勁揚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本報資料照片

長聖國際(6712)自結5月營收6,012萬元,創同期新高,年增11%,寫下連五月營收正成長紀錄;累計前五月營收2.80億元、年增27.38%,改寫同期新高。長聖目前細胞委託製造(CDMO)訂單能見度已達明年第一季,未來營運樂觀。

長聖總經理黃文良表示,除業績亮麗外,有鑑於外泌體具有降低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及穿越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等優點,長聖繼免疫細胞技術平台、幹細胞技術平台與奈米粒子製藥三大核心平台後,今年計劃開發外泌體(Exosome)的第四個新藥平台,並建造第四座臨床等級的GMP再生醫療廠,以具有靶向的外泌體開發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創新外泌體藥物。

外泌體是全球生技業繼幹細胞及免疫細胞治療項目後,最新崛起的再生醫療熱門技術,預計到2026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13億美元,2030年後可望創造逾30億美元的產值。而中樞神經系統治療市場預估2023年為1,047億美元,到2030年將達到1,821.2億美元。

長聖去年EPS達7.24元,股東會決議配發現金股息6元、股票鼓勵1元,合計每股7元的股利,5月29日除權息後,僅以3個交易日即完成填權息。今年第一季本業營收與獲利均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單季營業利益7,227萬元,年成長3倍。

黃文良表示,長聖在台灣北部、中部、南部與東部等全台四個區域收治病患的醫院達19家,除了與台大醫院、三總、奇美、高醫等醫學中心合作外,5月也迎來與台北榮民總醫院作為新合作夥伴,這些積極的合作關係進一步提升公司營運表現。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世銀調降陸今明年GDP成長
PCB業拚數位轉型 揪團打造資訊模型公版
工商社論》論海外就業劇減二十多萬人的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