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嗣宗專欄】哈馬斯重塑了神奇的地下戰爭

10 月 7 日,哈馬斯襲擊以色列,將以色列拖入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地下戰爭之一。到目前為止,已經非常清楚的是,哈馬斯地下建築群的規模是前所未有的,而隧道的使用造成了平民和士兵的傷亡。更重要的是,透過持續數月的地下行動,哈馬斯推遲了以色列的勝利,並在此過程中造成了難以想像的外交和政治成本。達芙妮·里奇蒙-巴拉克Daphné Richemond-Barak發表在最新一期《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 的<哈馬斯重塑了地下戰爭>( Hamas Has Reinvented Underground Warfare)指出,該集團的加薩隧道將為其他人帶來啟發(The Group’s Gaza Tunnels Will Inspire Others)
哈馬斯對隧道的使用非常先進
就地道戰而言,唯一可與之相比的戰爭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無數英國和德國士兵在暴露、布雷和挖掘地道時喪生。沒有任何其他在戰爭中使用隧道的方法可以與之相媲美——奧薩馬·本·拉登在阿富汗山區的壕溝使他能夠躲避美軍並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策劃襲擊;也沒有馬利伊斯蘭馬格里布的基地組織,利用隧道從幾乎堅不可摧的地下藏身處發動攻擊;也不是伊斯蘭國(又稱伊斯蘭國),它利用地道對美國領導的駐伊拉克和敘利亞多國部隊發動攻擊。哈馬斯對隧道的使用是如此先進,以至於它更像是國家如何使用地下結構來保護指揮和控制中心,而不是非國家行為者的典型做法。
哈馬斯地下能力的增強動搖了以色列對地下威脅的評估。以色列從未想過會捲入如此規模的地下戰爭。如果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以色列一直致力於消除進入以色列領土的哈馬斯隧道。加薩地帶的戰爭可能會刺激新理論和新方法的發展來應對這種獨特類型的戰爭。哈馬斯的隧道系統無疑引起了其他軍隊和非國家行為者的注意,他們都注意到它們對哈馬斯在加薩的生存有多麼有效。
改變了軍事遭遇,並改變了人體盾牌的使用
既然哈馬斯已經克服了地下戰爭固有的大部分障礙——通訊、導航、低氧水平和幽閉恐懼症等等——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種戰術將繼續傳播。哈馬斯對地下的創新利用重新定義了地面的​​戰略價值,改變了軍事遭遇,並改變了人體盾牌的使用。
022 年俄羅斯進攻馬裡烏波爾期間,居住在亞佐夫斯塔爾鋼鐵廠地下隧道的數百名烏克蘭戰士可以說,在地下長期生存絕非易事。這些部隊很快就耗盡了食物和飲用水。他們缺乏最基本的衛生和醫療安排,更不用說網路連線和與外界保持溝通的能力。在加沙,這對哈馬斯來說都不是問題。在亞速斯塔隧道中生活和戰鬥的人們無法在地下生存兩個多月,但哈馬斯卻在地下維持了近八個月的軍事存在。哈馬斯將這一破紀錄的表現歸功於橫跨加薩的長長的迷宮般的地下通道,其中包括設備齊全的廚房、配備齊全的指揮室、先進的數據中心、瓷磚浴室、圍欄拘留室和指定的工作區域。
哈馬斯的隧道包括睡眠區、會議室和其他地下結構
哈馬斯似乎不受地質限制、工程和規劃困難或對生存能力的恐懼的束縛。團隊有充足的時間來提高技能、進行實驗和改進;幾十年來在埃及邊境、加薩境內和以色列領土上的挖掘確實有所幫助。加薩和以色列之間的過境點(稱為埃雷茲過境點)附近有一條暴露的隧道,寬約 10 英尺,深約 164 英尺。它是使用民用鑽孔設備挖掘的,這對哈馬斯來說是第一次。
然而,即使是最好的挖掘技術,戰士也無法為長期停留在地下做好準備。條件惡劣,氧氣稀缺,與外在的溝通也受到限制。哈馬斯已經證明,多年的訓練和周詳的規劃可以幫助克服這些障礙。哈馬斯的隧道包括睡眠區、會議室和其他地下結構,配備通風、電力、廁所和盥洗室、管道以及原始但有效的通訊網路。隨著基礎設施的改善,在地下生活和工作的缺點逐漸減少。隧道內儲存了大量的燃料、食物和水,使地下生活和軍事行動成為可能。廣泛的地下武器生產設施確保了武器的供應和分配能夠持續不間斷。
以色列低估了地道戰的戰略影響。
眾所周知,世界各地的隧道使用者都會離開隧道補充物資、呼吸新鮮空氣並與外界溝通,但哈馬斯的領導層在地面上幾乎看不見。四月,有報道稱哈馬斯加沙首領葉海亞·辛瓦爾曾視察過他的地面部隊,但只是短暫訪問。目前尚不清楚哈馬斯武裝分子多久離開隧道補給或休養生息。然而,顯而易見的是,哈馬斯能夠不間斷地指揮軍事行動。儘管它遭受了打擊——特別是當以色列的襲擊中斷了其通信系統時——但它總體上能夠確保其地下軍事基地指揮系統的延續。
哈馬斯對地下建築的使用更類似於國家(而不是非國家行為者)傳統上使用地下設施的方式。各國依靠地下結構來容納永久性且難以到達的掩體,這些掩體能夠在危機時期充當指揮和控制中心。這些深埋設施可以接待領導人,維持武器生產基礎設施,並確保緊急情況下指揮系統的連續性。眾所周知,加拿大、中國、伊朗、以色列、俄羅斯和美國擁有此類深埋設施。它們比隧道更大、裝備更好、加固程度更高、更深。伊朗的核設施深入地下 300 多英尺(而大多數隧道深度不超過 200 英尺),因此,即使是最強大的武器也無法觸及。
哈馬斯認為地道戰是一項長期戰略投資
相較之下,恐怖組織利用隧道主要是為了躲避監視技術並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進行活動。這些簡陋的隧道用於隱藏和實施突襲。但在加沙,以色列國防軍(IDF)暴露的許多隧道在尺寸、深度和施工方法上都與伊朗和北韓發現的地下結構相似。他們的水泥拱形天花板已成為標誌性特徵,水泥也用於建造更大的隧道豎井。與哈馬斯早期在埃及和加薩挖掘的20世紀90年代末甚至2010年代的隧道相比,工程品質有了顯著改善。現在,隧道不太容易倒塌,光線充足,更宜居。
哈馬斯也增加了對隧道的依賴,作為其策略的一部分,即如何使用隧道。它認為地道戰是一項長期戰略投資,旨在確保其指揮系統在戰爭中的生存能力,而不僅僅是對抗以色列情報、監視和偵察能力的策略。軍隊無法像對抗戰略性地下威脅那樣對抗戰術隧道。例如,地堡破壞炸彈不足以摧毀如此更深和堅固的結構。更具策略性地使用隧道的轉變反映了對生存能力而非地下戰鬥的關注。
哈馬斯的地下戰略削弱了地面的重要性
這些隧道以無數的方式影響了加薩的行動——損害了以色列迅速獲勝的可能性,減慢了行動的步伐,使營救人質變得更加困難,使平民處於危險之中,並使軍事和政治環境變得複雜化。但有一個面向經常被忽視,並且會對未來的戰爭產生影響:哈馬斯的地下戰略削弱了地面的重要性。
以色列記者羅恩·本-伊沙伊恰當地將這種新型戰鬥描述為「在兩個不同層面上進行的戰爭」。在戰爭的初期階段,以色列國防軍試圖控制地面,以暴露並最終進入哈馬斯的隧道。但隨著其運作的進展,注意力轉向了進出地下的通道。地面變成了通往地下隧道和建築物的通道,不再是戰鬥的焦點。
敵人的遭遇和地面機動因此改變了。眾所周知,地下戰爭會使敵人隱形且遙不可及。它被恰當且普遍地描述為一種打地鼠遊戲,敵人從地裡冒出來,進行無休止的捉迷藏比賽。然而在加薩,敵人幾乎完全消失,被其巨大的地下建築群吞沒。打地鼠變成了等地鼠。由於等待也沒有結果,以色列軍方不得不使用各種詭計將哈馬斯武裝分子從地下救出。
重新定義了地下環境,還重新定義了陸地戰鬥
這並不是說哈馬斯戰士永遠不會出現。他們向以色列軍隊發射了致命的反坦克飛彈,並進行了其他類型的伏擊。但哈馬斯的運作方式表明,它對隧道的使用不僅重新定義了地下環境,還重新定義了陸地戰鬥的價值和性質。與另一方的遭遇不太頻繁,而且就像隧道本身一樣,它們很難被發現。例如,隧道豎井附近的誘殺裝置顯示敵人的存在,但看不到敵人,當隧道最終被穿透時,敵人已經移動到隧道網路的不同部分。希法醫院下方發現的空隧道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在這種環境下,相遇不會自然發生:它們必須經過精心策劃。
如果地下戰已經取代了加薩的地面戰,那麼其他地方也可能發生這種情況。當敵人從對地下的戰術利用轉向戰略利用時,軍隊必須考慮如何應對地面作用日益減弱的情況。地表將繼續在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至少是——允許進入和控制地下結構,並作為大多數遭遇戰的最終地點。但這些事態發展表明,地下戰爭最好被視為一個單獨的戰爭領域,而不僅僅是陸地戰爭的一個子集。
哈馬斯可以自由地發展前所未有的地下能力
加薩的戰鬥也表明,反隧道技術的進步未能阻止哈馬斯等組織訴諸地道戰。以色列可以說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反隧道技術。 2018 年,以色列部署了先進的探測和壓制技術,以應對真主黨地道對以色列的威脅。方式完成了繪製隧道的艱鉅任務:使用無人機。從 2014 年的保護邊緣行動(以色列在加薩的最後一場戰爭)到哈馬斯 10 月 7 日的襲擊,以色列國防軍顯著提高了其地下戰能力,重點是訓練、裝備和偵查。
但以色列先進的技術和先進的訓練並沒有阻止哈馬斯投入大量時間和人力資源來建造隧道。同時,科技的進步讓以色列相信它已經鎮壓了哈馬斯的地下活動,儘管事實恰恰相反。簡單來說:隨著科技的進步,挖掘活動愈演愈烈。以色列低估了地道戰(一種低技術威脅)在大規模使用時的戰略影響,並高估了科技對抗它的能力。它的重點是戰術方面和跨境隧道,使哈馬斯可以自由地發展前所未有的地下能力。
理解這一悖論是這場戰爭的重要教訓。技術和軍事優勢本身並不能阻止隧道趨勢。技術未能阻止和應對地下威脅。哈馬斯敏銳地意識到,即使是最先進的技術也不足以對抗這種地下力量,因此對這項策略充滿信心。哈馬斯知道,其在加薩的廣泛隧道網絡將減緩以色列的反應,削弱以色列的競爭優勢,保護哈馬斯在加薩的最高領導人,並造成大量平民傷亡。低科技戰爭在加薩取得了成效,這項成功將推動各地的地道戰。
人肉盾牌2.0
哈馬斯利用以色列人和外國平民作為人盾,這是目前加薩戰爭的一個重大且令人擔憂的創新。眾所周知,哈馬斯在10 月 7 日對以色列大規模襲擊中劫持了數百名人質,其中許多人仍被關押在加薩。這些人通常被稱為人質,但現實比「人質」一詞所暗示的更為複雜。
哈馬斯進行了創新,首先,將無辜平民帶入隧道作為人盾,其次,使用以色列和其他國家的平民,而不是巴勒斯坦平民,作為人盾。在當代戰爭中,人體屏蔽是指將平民(通常是自己的平民)置於軍事目標內部和周圍的行為,目的是使這些目標免受攻擊。可悲的是,這種為國際法所禁止的策略卻在城市戰中盛行。許多恐怖組織,包括哈馬斯,特別是在地下戰爭中,發現隱藏在平民背後是有益的:當預計對平民造成的傷害超出預期的軍事優勢時,西方軍隊就會取消襲擊來自罷工。將平民安置在隧道內的預期效果是使救援工作變得更加複雜,限制了軍事行動,並使哈馬斯的關鍵軍事資產免受影響。這種使用人質的行為是對使用戰俘進行武力保護的經典但被禁止的戰爭策略的回歸。美國內戰期間,雙方都以囚犯當人盾,二戰時德國人則以英國戰俘作為人盾。
被哈馬斯俘虜並單獨監禁的平民既是人質又是人盾。這種劫持人質的創新使哈馬斯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政治和軍事目標,遠遠超出其宣稱的從以色列監獄釋放巴勒斯坦囚犯的目標。劫持人質導致以色列社會分裂,並導致以色列政府將勝利建立在無法實現和不可調和的目標之上。它賦予了哈馬斯在談判桌上的權力,並促使以色列的盟友要求讓步,以換取釋放人質。這也為哈馬斯的殘酷心理戰提供了便利。軍隊必須注意到地下的這些創新用途,這可能會使國家陷入行動和政治癱瘓的邊緣,以便他們能夠預測對手在未來的戰爭中可能如何使用地下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