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登革熱有新招!醫師提4大策略 抵抗病毒監控疫情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國內登革熱疫情升溫,為了有效控制並減少登革熱的傳播,亞東醫院感染科主任蔡茂松提出,可以利用「基因改造蚊子」、「精確氣象預測技術」、「智能蚊子陷阱」、「社區參與與數字健康工具」等創新策略對抗登革熱。


台灣氣候適合病媒蚊繁殖 不幸感染登革熱一定要盡早就醫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種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常見的病毒性疾病,透過攜帶病毒的斑蚊傳播給人類。而台灣的氣候適合斑蚊繁殖,埃及斑蚊主要分布於嘉義布袋以南各縣市,白線斑蚊則遍布於台灣全島的平地及1,500公尺以下的山區。


蔡茂松表示,登革熱症狀的初期表現可能包括高燒、劇烈頭痛、後眼窩痛、關節痛、肌肉痛、皮疹及輕微出血。如果民眾出現這些症狀,應儘早尋求醫療幫助,讓醫療機構能夠提供及時的診斷和對症治療,以避免病情惡化。


如何防止感染登革熱? 專家建議做好防護提出4大創新策略


民眾該如何降低登革熱的傳播風險,蔡茂松建議,應著重於環境管理、個人防護及公共教育等層面。日常生活中,積極清除積水區域,定期檢查並清理可能積水的容器,如花盆底盤和屋頂溝渠,以消除蚊子的孳生地。平時使用蚊帳和蚊香,出門時穿著長袖衣服和長褲,並使用含DEET的防蚊液以提供額外的保護。


此外,當地衛生部門應提供登革熱的相關知識,教育公眾識別蚊子的孳生場所及如何有效地消除它們,以提升公眾對於登革熱的防治意識。 蔡茂松分享,為了有效對抗登革熱,近年來積極開發出多種創新策略,包括:


1.基因改造蚊子:釋放攜帶沃爾巴克氏體屬(Wolbachia)的蚊子來減少登革病毒的傳播。沃爾巴克氏體能夠增強蚊子的免疫系統,使其更能抵抗病毒,並與登革病毒競爭蚊子體內的資源,從而使病毒難以繁殖和存活。隨著時間推移,整個蚊子種群逐漸被帶有防病毒特性的細菌所取代。在澳大利亞、巴西、印尼和越南等國家已進行了這種實驗,並觀察到登革熱病例顯著下降。


2.精確氣象預測技術:利用先進的氣象預測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GIS)預測和識別高風險地區,從而有針對性地部署防蚊資源和措施。此外,智能蚊子陷阱和監控系統能夠實時監控蚊子的活動和病毒傳播情況,以指導公共衛生干預。


3.智能蚊子陷阱:開發智能蚊子陷阱,這些陷阱能夠吸引並捕捉蚊子,同時分析蚊子樣本以監測病毒的存在與變異。


4.社區參與與數字健康工具:利用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和社交媒體平台教育和動員社區參與登革熱的預防和控制,有助於提高疾病監測的效率並增加公眾的參與度。


隨著登革熱流行季到來,蔡茂松呼籲,民眾應高度警覺,共同保障個人及社區的健康。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最新國人10大死因癌症連42年居首 新冠肺炎降至第6位
▸硒含量不足加速老化、形成免疫障礙 醫揭正確補充方式

◤臭蟲危機怎麼防◢
一次性床單、枕套 旅行多層防護
外出選用硬殼行李箱 防蟲入侵
衣物裝在壓縮袋 不把蟲蟲帶回家
洗脫兩用折疊洗衣機 隨身清潔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