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高血壓 國健署籲落實722、掌握3C原則

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5月17日為「世界高血壓日」,根據111年國人十大死因之中,高血壓性疾病佔據第7名,奪走8720位民眾的性命。衛福部國健署今(15)日指出,20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為27.3%,但仍有三成民眾不知道有高血壓。因此,提醒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在家進行一次「722」測量,並從年輕時期就養成健康生活習慣,掌握3C原則,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世界高血壓聯盟連續4年倡議「準確量血壓,控制血壓,延長壽命」,呼籲各國重視測量血壓的重要性。而國健署民國106至109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發現,20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為27.3%,其中,自知率為67.9%,仍有三成民眾不知道有高血壓。同時,依據111年衛福部國人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國人因高血壓導致心血管疾病死亡,包括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等,分別在十大死因為第2位、第4位及第7位,且高血壓性疾病的死亡率及排行呈現上升趨勢。

國健署表示,定期量血壓,可避免發生「白袍高血壓」的情形,國際建議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在家量一次血壓,並搭配722原則:「7」連續7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取其平均值。健康成人若是7天血壓平均超過參考值120/80 mmHg,建議積極進行飲食、運動和作息調整,持續觀察「722」血壓值,若仍未改善,再諮詢醫護人員。

國健署強調,造成高血壓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吸菸、喝酒、缺乏適量運動、體重過重、攝取過多的鹽分等。高血壓初期通常沒有特別感覺,需透過「定期測量」才能掌握自身血壓狀況,從年輕時養成健康生活習慣,並掌握「3C(規律測量Check、改變習慣Change、控制血壓Control)」原則,輕鬆做好血壓自我管理。

國健署提醒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在家進行一次「722」測量,並從年輕時期就養成健康生活習慣,掌握3C原則,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國健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