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多瓦苦等多年終於拍英語片 《隔壁的房間》願為影后改台詞

導演阿莫多瓦(中)與茱莉安摩爾(左)、蒂妲史雲頓(右)一起完成他職業生涯中的首部英語發音電影。(華納兄弟提供)
導演阿莫多瓦(中)與茱莉安摩爾(左)、蒂妲史雲頓(右)一起完成他職業生涯中的首部英語發音電影。(華納兄弟提供)

西班牙的名導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多年以來,一直有人對他招手,希望能開拍英語片。這些對他釋出善意的從影后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都有,但最後是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與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終於讓他改變心意,《隔壁的房間》(The Room Next Door)也成為他第一部英語片,而且在紐約拍攝。

阿莫多瓦承認,2016年《沉默茱麗葉》(Julieta)是梅莉史翠普對他招手,希望他能專程替自己拍攝的英語片,但有鑑於原著是取材加拿大作者的三篇小說,如何改編成英語電影而傷透腦筋,最後他寧可把故事改編發生在西班牙,只能放梅莉史翠普鴿子。然後是凱特布蘭琪,只是凱特布蘭琪當時要花上一年拍攝Apple TV+影集《免責宣言》,這對阿莫多瓦的身體狀況來說,等上一年會很辛苦,加上是凱特的製作公司全權處理,偏偏他想控制一切,因此就先放棄了。

阿莫多瓦在紐約拍攝《隔壁的房間》,把主角的住處陳設為五顏六色,以顏色表現劇中人的性格。(華納兄弟提供)
阿莫多瓦在紐約拍攝《隔壁的房間》,把主角的住處陳設為五顏六色,以顏色表現劇中人的性格。(華納兄弟提供)

這時阿莫多瓦轉而拍攝兩部英語發音的短片,分別是蒂妲史雲頓主演的《人聲》,以及《荒漠斷背情》,「這兩部片恰好讓我有機會跟美國演員合作,過程都非常愉快。」在有了十足的把握後,《隔壁的房間》終於水到渠成,成為他第一部英語長片。

阿莫多瓦表示,在紐約拍攝可以讓自己親自參與所有環節,包括出門去採購片中的道具,「整部片都在我的監督之下,兩位主角住在紐約,所以用英語發音就很自然。這也是我決定這部片以英語發音的理由,但其實骨子裡跟我其他22部片沒有什麼不同。」

電影改編自作家西格麗德努涅斯的暢銷小說《告訴我,你受了什麼苦?》,描述兩位曾經是一起工作認識的好友,多年後各自有了不同的發展,卻在某種極端卻動人的情況下重逢,並重拾過去的友誼。阿莫多瓦說,從一開始是製片告訴他故事大綱後,就被迷住了,也再沒有回頭去看原著,「從那時候起我腦海想像自己的故事,我拍這個故事只不過是順應了自己的直覺。」

茱莉安摩爾(左)、蒂妲史雲頓(右)都以各自的想法提供給阿莫多瓦,讓片中的台詞聽起更加口語化。(華納兄弟提供)
茱莉安摩爾(左)、蒂妲史雲頓(右)都以各自的想法提供給阿莫多瓦,讓片中的台詞聽起更加口語化。(華納兄弟提供)

影片中出現的鮮豔顏色對比,他說這是兩位女主角給他的幫,某一天蒂妲史雲頓穿著寬鬆的紅黃相間的兩色毛衣,「我很喜歡,所以我讓她們在看默片的場景中穿著出現。」在另一方面,片中的紅色是另有意義,因為在日本文化中,紅色通常象徵即將死去的人,「鮮豔的顏色是我作品特色的一部分,我想即使在視覺上,我也會多多利用顏色來表現。」阿莫多瓦解釋,既然劇中人決定自己掌握死亡的權力,「我希望這種活力是可見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兩位主角都身處於美麗的地方,被大自然包圍,周圍都是紅色與綠色等五顏六色的家具。」

不過片中的英語對白,也讓兩位女主角跟他起了爭論,「有時候她們會來跟我說,『我覺得,這句台詞這樣講,會好很多。』基本上蒂妲史雲頓的台詞,聽起來更像是茱莉安摩爾說的,她們會告訴我,『這句台詞你寫起來是很特別的片語,聽起來太過文藝腔,並不口語化。」我還解釋自己不使用口語化的英文,但她們還是這樣覺得。我聽從她們的建議,改了幾句台詞,我妥協了。畢竟我不能比較她們跟我的英文能力。」

電影當蒂妲史雲頓講述台詞時,茱莉安摩爾必須看著她,阿莫多瓦說當下除了拍攝蒂妲的特寫鏡頭,也拍了茱莉安的,「即使她沒有話要說,全程保持神末,但觀眾必須從她眼中看到對方所說的,我想這兩位女主角都交出了難以置信的演出。」

更多鏡週刊報導
《艾曼紐2024》重慶大廈取景 導演奧黛麗迪萬致敬王家衛
坦言「第一次旅行就合不來」 歐漢聲自爆與前妻鄭雲燦度蜜月經驗
達成世界六大馬拉松壯舉 吳淡如喜珍藏多面獎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