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峙維專欄】告別十年,再見旋律雕塑家與器樂建築師——李泰祥

1974年三陽工業開始生產「野狼125」,一款小排氣量的打檔街車,不但噪音低、馬力大,而且結構簡單又耐用,再加上價格便宜,一推出就成為廣受歡迎的國民車。「野狼125」堪稱是台灣機車產業中的經典,除了產品本身是個經典,當年的行銷手法與電視廣告也是精彩。

1974年3月26日,《聯合報》與《中國時報》同時刊登一則廣告,中間整片空白,上部有個手繪機車插圖和幾行字:「今天不要買機車/請您稍候六天/買機車您必須慎重地考慮/有一部意想不到的好車/就要來了」。接下來幾天也是類似的廣告,但文字逐步修改,從只改動「稍候五天」、「再稍後四天」,到後來稍微介紹產品特性,再到第七天的「對不起,讓您久等的⋯⋯三陽野狼125機車來了」。

這個策略讓全台暫停買機車六天,成了廣告戰術的經典案例。真相揭曉之後,緊接而來的是電視廣告,片中一台無人騎乘的機車,奔馳在山林、綠野、公路。為此,三陽工業特別請人量身打造歌曲:「我從山林來,越過綠野,跨過溝溪向前行,野狼、野狼、野狼⋯⋯」透過電視強力放送,一時之間,大街小巷男女老幼人人會哼唱。包辦〈三陽野狼125〉詞曲並親自演唱的,正是已故音樂大師李泰祥。

或許年輕一輩未逢其盛,沒聽過這30秒的廣告歌,對作曲家也沒有太大印象,但一定聽過他寫的〈橄欖樹〉。李泰祥出生於台東阿美族原住民家庭,原本就讀國立藝專音樂科時主修小提琴,但後來對作曲感興趣,憑藉器樂演奏的經驗與體會,自修作曲。他在校期間即開始發表作品,畢業後數十年全心投入創作,作品兼具學院訓練的技巧和精緻,以及大眾的情感和時代的感覺,在台灣樂壇獨創一格。

2014年,和巴金森氏症搏鬥26年後,李泰祥辭世。紀念大師逝世十週年,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與臺灣音樂館合辦《告別李泰祥十週年音樂會》,將在今年6月15日,由鄭立彬指揮國家交響樂團(NSO)在國家音樂廳演出他的作品,包括以台灣原住民傳說與生活為題創作的〈小海神的新娘〉、〈狩獵〉,鄉土歌謠改編的管弦樂〈天黑黑〉、〈馬車夫之戀〉、〈丟丟銅〉,以及〈橄欖樹〉、〈告別〉、〈你是我所有的回憶〉等多首經典歌曲。

唐曉詩(左一)、許景淳演唱李泰祥先生作品。圖/取自文化部官網。
唐曉詩(左一)、許景淳演唱李泰祥先生作品。圖/取自文化部官網。

看見這場紀念音樂會資訊時,我回憶起這位令人敬佩的音樂家,是如何在追求音樂創作無限可能的孤高境界的同時,又能引領普羅大眾沈浸在細緻典雅的通俗作品中。在校園民歌、流行歌曲、影視歌曲的世界裡,他像個旋律雕塑家,更是個器樂建築師,盡情運用西洋古典音樂的手法,以歌曲為橋樑,引領聽眾走進古典殿堂。而在現代音樂的領域中,他大膽、創新、前衛,又衝得比同時期亞洲的音樂人都快、都遠。

李泰祥先生(中)與侯孝賢導(右三)演獲頒第32屆行政院文化獎。圖/取自行政院官網
李泰祥先生(中)與侯孝賢導(右三)演獲頒第32屆行政院文化獎。圖/取自行政院官網

舉例來說,在1976年台北實踐堂演出的《雨、禪、西門町》中,他就在台上用錄音帶播著西門町的街聲、郊區的蛙聲蟬鳴、台北各地的雨聲,再與另一位樂手一同唱奏。又如在1983年文建會委託創作的《三式——氣、斷、流》中,他將西方的旋律、節奏、和聲,以東方的氣韻概念轉化為獨特的音樂語言,他說這首曲子「沒有旋律,只有非常基本的短音與長音,加上各種裝飾音與上下滑音構成的腔韻意味線條」。這就是他的大膽、創新、前衛。

1978至1987年是李泰祥創作的巔峰,他是當時少數能以全職音樂創作維生的作曲家,但由於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當年唱片公司已買斷版權,未能因暢銷而獲得版稅,罹病後的晚年生活困頓。年輕時他就曾表示:「即使有人為音樂而餓死,也不會損低我對音樂的熱愛;它是一種獨立的美學,也是一種行業,我賴此為生,為了音樂而音樂,是我心甘情願的。」當年在藝專期間立志走上創作之路後,真的終其一生不改其志。

大師告別我們十年了,聽過〈三陽野狼125〉的人應該去6月15日的《告別李泰祥十週年音樂會》,回味經典;聽過〈橄欖樹〉但不知李泰祥的年輕世代,也該去認識這位才華洋溢的音樂家。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