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峙維專欄】從金曲獎談「三金」的名稱與獎座二三事

第35屆金曲獎已於六月底落幕,一如以往,各方對典禮過程、硬體設備、現場演出、出席人員、獲獎作品知名度等的批評,都沒少過。我比較有興趣的不是金曲獎的入圍和得獎者或他們的作品,也不是歌壇走勢分析,而是獎座。金曲獎的名稱和獎座設計跟「三金」中的另外「兩金」實在不同,值得聊聊。

金馬、金鐘、金曲三獎合稱「三金」,分別是頒給電影、廣播電視、音樂三個領域從業人員的獎。這三個具有官方背景的獎,是對傳播和演藝從業人員成就的肯定,是眾多圈內工作者努力的目標,不論幕前幕後,三個獎都拿過而被冠上「三金得主」稱號,是莫大的光榮。第一位達到這個大滿貫成就的是導演吳念真,接著第二位是音樂家范宗沛,陸續還有諸如影視歌三棲的蔡振南和盧廣仲等。按歷屆得獎名單統計,目前台灣共有九位「三金得主」。

金馬獎1962年開辦,是「三金」之中最早設立的,也是歷史最悠久的華語電影獎。金馬獎的名稱取自金門、馬祖兩個地名,最初是為了期許電影從業人員以戰地前線官兵堅守崗位的精神,奮力投入電影創作工作,獎座因而按這個名稱設計成一匹馬。金鐘獎始於1965年,最初是為獎勵廣播事業而設立,1971年再納入電視節目。由於廣電事業肩負教育大眾的重責,所以取金鐘為名,含有透過「金聲玉振」教化民心的寓意,獎座是一口古代的樂器編鐘。

不過,繼續談「三金」當中最晚開辦的金曲獎之前,必須先說一下不是今日所稱「三金」之一的金鼎獎。這個表揚優良出版事業的獎創設於1976年,由於唱片也是一種出版品,金鼎獎當中也就有與音樂相關的獎項。包括最初頒給唱片公司的唱片製作獎,以及後來在唱片類出版品當中陸續增加的作曲、作詞、演唱、演奏等個人獎項。以金鼎為名,是因為出版業負有「金言九鼎,文化薪傳」的大任,獎座是一口在古代除了當作食器,還可做為禮器的鼎。

此外,再順道一提,金馬獎、金鐘獎雖然都有影視配樂或主題歌的音樂獎項,但其實在金曲獎之前,金鐘獎也曾有過歌手個人的獎項。1980年金鐘獎設立了男女「歌星獎」,1982年更名為「歌唱演員獎」,是歌手與電視台簽約,以電視從業人員身份來提名角逐的獎項。1988年行政院新聞局廣電處開始籌辦金曲獎後,1989年起金鐘獎取消了歌手個人的獎項。而1990年首屆金曲獎舉行後,1996年起金鼎獎也取消了唱片類獎項,由金曲獎整併辦理。

金馬、金鐘、金鼎三個獎的命名都有特殊意涵,且獎座都以獎名的具體樣貌設計。若從獎的名稱與獎座設計來看,金曲獎與前三者明顯不同。金曲獎的名稱直接明瞭,指的就是音樂本身,沒有什麼典故,獎座是外型貌似「曲」字,被選訂為中華民國樂徽的樂器排簫。相較於編鐘、編磬之類的古代樂器,排簫顯得十分陌生,但這其實就是一種排笛,世界各地古文明都有的樂器。1943年國民政府選了一副清代式樣的排簫,將其訂為國家的樂徽。

2014年起,金曲獎當中傳統暨藝術音樂類的獎項分離出來,再增加傳統戲曲相關獎項,另外辦理傳藝金曲獎,而既有的金曲獎則成為流行樂壇專屬的獎。當年政府本著「發揚中華文化、復興禮樂」的精神,選定排簫這件古老的樂器為樂徽,今天台灣除了祭孔大典上的音樂之外,無論國樂或其他傳統音樂都沒有使用排簫,這件樂器已在民間消失。流行樂壇的金曲獎至今仍以排簫為獎座,傳藝金曲獎卻反而沒有沿用,另外以抽象的聲波線條發想設計新獎座。

金曲獎即便名稱直白,沒有如金馬、金鐘、金鼎那般的深遠寓意,獎座的設計也不是與獎名有直接關聯的具體物件,但設計還是有巧思。選用外形與獎名漢字「曲」形似的一件樂器,不但是樂徽,還隱含了「復興禮樂」的理念。如果不是金曲獎,還有多少人記得排簫,即便知道獎座上的樂器是排簫,有多少人知道這是中華民國的樂徽?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