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峙維專欄】書包要減重減不掉的是課後活動的重量

台灣各級學校已經開學一個多月,日本學生才準備開學。日本的學年之所以從四月開始,有一說是為了伴著盛開的櫻花展開學業新階段。這個說法很浪漫,但真正原因其實來自國家預算制度。日本在1886年訂定財政年度始於每年四月,為了配合政府預算編製與教育補助款項發放時程,學校也將學年調整為四月開始。所以,日本的小一新生下個月才要入學,家長們還在忙著為孩子採購上學用品,包括書包。

大家一定都在影視劇作中看過日本國小學童的書包,《哆啦A夢》裡大雄背的那種。這款書包日語稱為ランドセル(Randoseru),源自荷蘭語Ransel,原本指的是19世紀步兵用來攜帶個人裝備的後背包,江戶末期幕府陸軍引進西式武器與部隊編制,這種背包也隨之傳入。1887年,首相伊藤博文仿軍用背包製作書包,做為賀禮贈送給要入學的嘉仁皇太子——未來的大正天皇,這個書包就成了當今日本國小學童書包的原型。

這樣一個書包所費不貲,據日本媒體報導,今年平均價格已逼近6萬日元。以厚生勞動省今年初公布,普通勞動者不到32萬的平均月薪來說,真的不便宜。但由於這種書包多以真皮製作,堅固耐用,一用六年,且在「大家都背這種」的心理下,雖然沒有明文規定學童必須使用,家長依然願意花錢購買。若不想一次花這麼多錢,或想追求人氣時髦款式,也有廠商提供租借服務,月付租金,還可以定期更換款式。

然而,伴隨堅固美觀而來的是重量,真皮書包可達1.5公斤以上,人工合成材質的也有1公斤左右。根據日本鞄協會所屬的小學生書包工業會調查,日本國小學童每天平均背著總重6公斤的書包上學,超過美國兒科學會書包重量以體重15%為上限的建議。由於書包過重可能造成肩頸或下背痠痛、肌肉或韌帶受傷,甚至影響脊柱發展,近年來在學者與家長呼籲下,日本文部科學省才開始要求全國教育委員會檢討,讓學生將部份課本與用具留在學校。

相較於此,我國教育部動作快了許多,1999年開始試辦書包減重計畫,訂出書包總重不超過體重八分之一(12.5%)的標準,並在2003年正式行文地方教育局處與學校研擬具體措施,引導學童將回家用不到的書籍或物品放在學校,且不要帶非必要物品上學。2012年起由地方政府繼續辦理,每學期舉行書包減重宣導活動,抽測書包重量,以落實執行成效。然而,書包減重計畫從試辦至今已25年,實施成效有限,仍有不少學童書包超重。

因為書包太重,前幾年流行過有拉桿和輪子的書包,但上下樓不方便,且可能絆倒同學而發生危險,許多師長並不贊成使用。此外,由於不是用背的,感覺起來重一點也沒關係,結果長期拖拉過重的書包,仍然可能因身體前傾、脊椎受力偏向一側,影響姿勢與發育。目前拉桿書包稍微退了流行,換強調符合人體工學設計,能保護脊椎的書包上場,但能保護到什麼程度,還是視背負姿勢與重量而定。

回想1980年代我的小學階段,雖然仍有斜背式帆布書包,但大多數同學已經開始用後背式書包,諸如達新牌、三和牌、自強牌等,由生產塑膠衣櫥、雨衣雨鞋的廠商推出的新式書包相當流行。不同於日本書包上下長、左右窄,這個階段臺灣流行的是左右寬、上下窄的形式,可以併排豎放兩落約18K大小的課本。當時學校沒有學生用的置物櫃,要什麼用品當天帶,書包裡沒有太多書籍簿本。當年時空背景不同,學習方式不同,書包的總重量自然也不同。

今天由於家庭結構、生活型態的改變,課後安親、補習、才藝活動的增加,部分學童必須攜帶眾多校外行程所需的用品,甚至還有書包以外的手提物件,整個環境不改變,很難減掉。各校積極推動諸如教師改變作業型態以減少作業量、學生將非作業用的書籍物品留在學校、家長引導孩子每天整理書包等,都只是校內措施。若無法同時減掉書包裡外校外用品的重量,無論使用什麼款式的書包,孩子的負擔都還是一樣沈重。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