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峙維專欄】音樂教育就是引導學生找到自己熱愛的音樂並自在欣賞

2004年國家兩廳院改制為行政法人機構,這是兩廳院轉型關鍵的一年,毋庸置疑,而在我看來,2014年的一場音樂會更是兩廳院發展歷程的重要里程碑。2月21日晚間,兩千多人齊聚國家音樂廳,聽胡德夫用唱出〈美麗島〉、〈美麗的稻穗〉、〈Blowin’ in the Wind〉等經典歌曲。今天在國家音樂廳裡欣賞這樣的演出很正常,但在此之前是有疑慮的。

這場個人演唱會是流行歌手與吉他、貝斯、爵士鼓、鍵盤的搖滾樂團編制,而非交響樂團,首度進入國家級音樂殿堂。當年兩廳院企劃人員從籌備初期就神經緊繃,雖然胡德夫的個人魅力與唱功絕對是賣座保證,沒有票房壓力,但不確定流行音樂進國家音樂廳是否合適,轉呀轉的七彩霓虹燈是否太大膽。隔天未見負面批評,大家才鬆了一口氣。

在我印象中,直到2000年,國家音樂廳給人的印象就是嚴肅,演出前觀眾要起立聽國歌,節目以西洋古典音樂、國樂為主。雖然胡德夫的個唱之前,兩廳院已有夏日爵士派對、寶寶音樂會、戶外廣場音樂會等多元製作,外觀雄偉而顯得高不可攀的場館似乎變得較親民,流行搖滾還是進不了這個廳堂。無論是主合辦或外租節目,兩廳院不碰這個區塊。

其實在我國民眾還認為國家音樂廳高檔嚴肅的年代,歐美音樂廳的大門早已為流行通俗的樂聲開啟。例如,紐約的卡內基音樂廳,十九世紀末興建時儼然一副歐洲精緻藝術捍衛者的樣貌,但隨著音樂多元發展,無論古典、爵士、流行都在此演出。再如倫敦的皇家亞伯特音樂廳,節目內容也是無所不包,巨星如披頭四、鮑勃迪倫,甚至香港歌手羅文、陳奕迅等,都在此開過演唱會。

我認為胡德夫的個唱是兩廳院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但這不表示我認為國家音樂廳未來也應該製作諸如嘻哈、龐克等更多流行音樂類的節目。國家級場館有其成立宗旨與定位,兩廳院無論主合辦或外租節目,皆須按《國家兩廳院節目品質管理細則》進行諮詢、審查與評鑑,以維持節目品質與專業度。當然有其他更適合國家音樂廳,且就空間規劃、聲響設計考量,更迫切需要這樣場地的樂種或製作。

我認為這場演唱會是後現代多元文化的展現,看似嚴肅的場地也能擁抱看似屬性不合的音樂節目。這正是同年11月28日教育部公布的「108課綱」總綱中,以素養為導向,鼓勵多元探索、跨域學習的理念。更提早體現了日後藝術領域課程綱要在音樂科方面,諸如「融入傳統、當代或流行音樂的風格⋯⋯以表達觀點」、「賞析不同時期與地域的音樂作品,探索音樂與文化的多元」的學習重點。

提到「多元」,大家想到的總是尊重不同社會身分、文化認同間差異的高遠理想,在音樂學習與欣賞上簡而言之,就是以開闊胸襟認識不同族群在不同時空下發展的音樂文化。常言道「音樂無國界」,但遇上來自異域或不同樂種,與自己理解的音樂差距甚大的聲響,國界就出現了。音樂教育就是要提供跨越各種界線的指引,讓學生主動體驗、理解、探索在地與全球的音樂文化。

今日音樂老師以核心素養為主軸精心設計課程,在各級學校引導學生感受並理解各種音樂的社會文化背景與生活應用價值,探尋音樂與自己的關聯,找到感動自己的樂聲。無論在地的原住民歌唱或漢人南北管音樂,偶像歌手的暢銷金曲或獨立樂團的迷幻搖滾,來自大洋洲的歌舞或北印度的古典音樂,都是老師們的題材。

從胡德夫在國家音樂廳的演唱會,談到108課綱的音樂科學習重點,是否跳太遠?這兩者都將滿十年,十年來國家級的場館除了依個別的使命與定位規劃節目,更提供空間給不同樂種,音樂課除了看五線譜、唱歌、演奏樂器,也透過不同樂種的樂聲探索音樂與文化的關聯。儘管108課綱強調的素養導向教學未必能立即見到可以量化的成果,但我樂觀認為,在分眾市場眾聲喧嘩的年代,能認識並選擇自己所愛的音樂,在不同時空自在聆賞不是難事。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