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志醫師專欄〉一煞車就暈眩 不是真暈車

患者睡覺時發炎橢圓囊(紅色標示)內的耳石,會隨著重力逐一鬆脫,落入水平半規管內。(醫師陳建志提供)
患者睡覺時發炎橢圓囊(紅色標示)內的耳石,會隨著重力逐一鬆脫,落入水平半規管內。(醫師陳建志提供)

一名41歲婦人每天早上起床後,一坐起來就會感到一陣暈眩。騎車或開車時,只要緊急減速,也會一陣暈眩,曾有一次,在高速公路上因為前方事故,緊急煞車,就感覺車子在原地打轉,嚇了一跳,停穩後,才發現原來是「錯覺」,鬆了一口氣,卻開始惡心想吐。從此,她再也不駕駛任何交通工具,只搭乘大眾運輸或計程車,但還是會發作。

婦人原本以為是「駕駛恐懼症」,接受過心理治療,但情況依舊,後來,當成「動暈症 (暈車症)」,只好在搭車前,先服用暈車藥。她來診到間時,先請她平躺,頭向右轉,就見到其眼球在向右旋轉,頭向左轉,也是,但幅度較小,原來是右側水平半規管耳石沉積症。另外,發現病人的兩側鼻腔有嚴重過敏,先給予口服抗組織胺治療。交代她早上起床後,先在床上自行向左翻身一圈,自此,她表示往後一週「煞車暈眩」情況已經消失,我建議她可以嘗試短程駕駛。再過一週後,她說已經可以正常駕駛,不會暈眩發作。

該患者其實是罹患了「過敏性橢圓囊炎」 ,起因於體內某處(最常見的部位是鼻腔黏膜)發生了嚴重的過敏反應,分泌出大量的組織胺,隨著血液循環到達一處內耳橢圓囊,耳石斑上耳石膠生成不良,無法黏住耳石。在晚上睡覺平躺時,橢圓囊內的耳石隨著重力逐一鬆脫,落入下方的水平半規管內。白天時,就會在患者改變頭部姿勢時,因慣性因素,向前滾動,持續帶動半規管內的內淋巴液,刺激頂帽,使患者以為身體在旋轉,產生眼震及眩暈。

服用止暈藥物只是治標。治療此病,雖以耳石復位術為主,但冒然接受治療,因耳石膠生成品質不良,耳石即使歸位,也無法乖乖地待在橢圓囊內,又會在患者晚上睡覺時,再度鬆脫。因此,治療須搭配口服或靜脈注射抗組織胺,先控制好過敏,恢復耳石膠的品質,才能治癒病症。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