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中談國產疫苗:「韓國現在贏台灣,我感觸很深」

圖/《遠見》專訪衛福部長陳時中談國產疫苗。張智傑攝
圖/《遠見》專訪衛福部長陳時中談國產疫苗。張智傑攝

隨著取消疫情警戒分級,台灣邁向「經濟防疫新模式」,正式揭開後疫情時代的序幕。台灣在過去兩年雖防疫有成,但在國產疫苗發展上,卻一路跌跌撞撞,不僅沒有取得WHO認證,更在爭取國際大藥廠代工上失利。《遠見》專訪衛福部長陳時中對於國產疫苗的看法,為什麼他認為台灣疫苗產業遠不該如此?

隨著各國紛紛在防疫上加速鬆綁,指揮中心也宣布,台灣也於3月1日起取消疫情警戒分級,走向「經濟防疫之路」,未來疫苗接種率,將成為能否與病毒共存的決戰關鍵。

疫情進入下半場,值此時刻,衛福部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接受《遠見雜誌》專訪,回顧過去兩年間台灣國產疫苗的發展。

訪問中,針對國產疫苗當前情況,他坦言,高端疫苗被WHO認可,讓台灣疫苗「還有一口氣」。

提及過去一年間,韓國在疫苗代工上的領先,陳時中也少見地感性回應「這件事情,讓我感觸很深」,若台灣生技業沒有十幾年「被頭上砍一刀」,現在可能不會輸韓國。

至於未來台灣疫苗產業如何走?陳時中表示,疫苗產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研發,中研院、國衛院必須先扛起研發責任,後期再由民間接下疫苗量產的棒子;同時,台灣應跳脫低階的疫苗成品代工,瞄準「技術代工」、提升國產疫苗的技術實力。

至於十年後,台灣有沒有機會站上疫苗國際盃的第一線,陳時中表示,這有賴社會各界一同謀求共識,「要打國際盃,現在就需開始準備。」以下是陳時中的專訪精華摘要:

沒有人可以預知疫苗會成功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截至今日,WHO一共通過了10支疫苗的緊急授權許可,但其中並未有台灣疫苗入列,以生醫技術自豪的台灣,為什麼在這次疫苗國際盃上,難有一席之地?

陳時中答(以下簡稱答):我們現在正在打不是嗎?其實談疫苗國際盃的贏家,很多都事後之明。在前年剛開始投入疫苗研發時,不論是mRNA、腺病毒技術,對科學界來說,都是陌生的技術,沒有人知道會不會成功,即使像國際藥廠GSK,也都在開發中期(因成果不彰)決定退出這場疫苗競逐。

各國採取的策略,就是專注在自己最擅長的技術上,台灣過去在次單位蛋白疫苗上技術較成熟,所以我們有國光、聯亞和高端。

所以從技術層次上來看,台灣其實不適合跟AZ、BNT、Moderna做比較;如果是跟同樣做蛋白疫苗的Novavax比,其實台灣並沒有慢國際太多。

問:過去一年,疫苗市場仍是賣家市場,國際大藥廠紛紛至亞洲尋求代工合作對象,印度、日本、韓國都有取得代工訂單,台灣為什麼無法打入疫苗供應鏈?

答:台灣去年曾跟AZ談過代工,但談判時發現,若要達成AZ所需的代工規模(約3億劑),那幾乎是全台疫苗工廠總量能,答應對方,將妨礙台灣其他疫苗的生產量能,也會影響未來疫苗安排的自由度。

但與AZ談判破局,不代表台灣放棄與國際藥廠的代工商機,台灣還是會持續跟其他公司繼續談。

不過,目前台灣疫苗算是充足,今年,Moderna預計進口2000萬劑,那因為第三針是半劑,所以可以打到4000萬人次,另外還有AZ次世代疫苗500萬劑,跟即將談妥的BNT疫苗。

所以,接下來談代工合作,我們不打算談疫苗成品的代工,而是希望取得大廠的技術代工,透過與國際合作,協助國內疫苗產業取得技術升級。

問:疫情下,疫苗產業的硬實力,已成為國際硬實力新指標,接下來,政府對台灣疫苗產業上的具體規劃有哪些?

答:疫苗產業大體可分作研發、代工兩個面向,從國家的角度思考,就是如何妥善將經費分配在兩者之上。

台灣是有能力去做高階的技術代工的。但是在發展技術代工前,需要先建立前端的技術底蘊,投資技術是非常花錢的,若要民營機構自行負擔,壓力是非常大的。所以站在政府的立場,會將經費先投入到研發上,在技術成熟後,代工再交由民間去發展。

具體來說,基礎的研究責任,會由中研院、國衛院負擔起來,像最近中研院成功以mRNA技術,研發出次世代疫苗,接下來,中研院也會繼續執行後續的動物實驗。

疫情期間,國衛院也開始建造新的疫苗生產線,用於緊急生產使用,製造量約是一次100萬劑,規模雖然不大,但在戰略上或技術轉移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若有緊急狀況,台灣至少具有疫苗製造量能,可以快速提供醫療、軍事人員使用。

台灣無法在疫苗代工出線的原因

問:韓國這次在疫苗代工上,不論在技術、填充、分裝上,都成功與國際大廠合作,台灣這次為什麼會輸給韓國?

答:韓國為什麼現在贏台灣,這件事情,我真的感觸很深。如果台灣生技業沒有十幾年前被頭上砍一刀,現在我們可能也跟韓國旗鼓相當。

你說台灣為什麼會落後韓國?看看浩鼎案的時候,大家怎麼搞的,還有當初愛滋新藥引入台灣(宇昌案),被很多居心的人操作,最後都以失敗收場,這樣搞下去台灣生技業當然會垮。

如果那時候沒有浩鼎案、宇昌案,我們現在這一塊是可以跟韓國一拚的。但因為這些案件,讓國內外的人才,都不敢投入到台灣生技界。

你看翁啟惠院長,被一個官司纏了7、8年,哪還有空出來領導台灣生技業?這就導致整個台灣生技業停滯,沒人敢投資這類先進、高端的技術。

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遠見資料照
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遠見資料照

所以大家要捫心自問,十幾年前的事件,真的是對台灣生技業的浩劫;這次高端的事件也一樣,我說真的,今天如果不是WHO選了高端,台灣生技業可能又會再次被打擊,那你說,誰敢再投資這些技術?專家意見又有誰敢提意見?

其實政府、科學界都想打生技國際盃,但如果社會沒有辦法理性去看待科學這件事,那怎麼有機會打世界盃的可能性?

現在台灣疫苗,就看高端最後會不會成功,現在高端還為台灣留有「一口氣」,如果WHO實驗成功,那將為台灣生技注入一股很大的力量。

問:如果10年後,全球再次爆發大規模的流行性傳染疾病,台灣還有機會登上疫苗世界盃的舞台嗎?

答:我們的確在往這方面努力,但還需要有更強的底蘊,才有機會。如何積累底蘊?吸引國際大廠合作,透過技術上的代工,激發台灣的研發火花,是方法之一。

在這方面,台灣其實有著非常好的投資環境,我們在中高階的生醫人才儲備完整,法規上也非常健全,這在國際上可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但更重要的一點還是,人民和立法院要去支持國產疫苗產業。生技產業不是一個能投資後、就能立即看到回報的產業。

在緊急的時候,大家會說錢花太少啦、有得用最重要;但是等到疫情過了以後,大家又會開始回來檢討說,為什麼程序上不完整?當初為什麼要花這麼多錢?這當然是一個舉世皆然的情況,只是在台灣的政治氣氛下,這樣的情況又更嚴重。

如果我們希望十年後,可以打上疫苗國際盃,那需要從此刻起,就開始形成全民共識。否則十年後,又有誰可以打疫苗國際盃?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一圖秒懂防疫政策鬆綁!3月1日起雙鐵開放飲食、9大情境免戴口罩
產官學研醫打群架!攻上五大山頭,疫苗護國神山能成真?
浩鼎案之後,生技業如何避免經過「死亡幽谷」?

我嚴防新冠肺炎
追加劑今10時起預約 5大QA一次看
本土+4 長程機組員檢疫改5+5
米迪幼兒園群聚再+2 鄭文燦:皆居隔範圍 無社區傳播風險
桃園足跡範圍超廣 「全聯、農場跟多家餐廳」都入列
留學生抵台出包「爆氣後道歉」 莊人祥:航空公司有誤解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