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平》自己都不中華民國了,誰管你中華民國?

陳朝平》自己都不中華民國了,誰管你中華民國?
陳朝平》自己都不中華民國了,誰管你中華民國?

  【愛傳媒陳朝平專欄】學友胡幼偉「沙盤推演」兩岸統一問題,論及「假如兩岸進行政治談判」可能面臨的困境,幼偉寫道:「台灣方面,即使願意派代表去談,誰敢同意結束中華民國?中華民國的法律,也不允許這樣做啊!中共呢,也不可能同意,兩岸統一,但中華民國繼續存在。所以,這樣看來,兩岸即使坐下來談,也不可能達成共識的。」

  譬如兩企業合併,合併後新的企業名稱,可以是取其兩者之一,可以雙方合意,另取新名,當然,也可將兩企業原名整合為一。譬如,國泰銀行與世華銀行合併後改評「國泰世華」更添大器,便是一例。

  兩岸統一,新國號壓根兒不是問題。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系出同門。想當初,國父孫中山推翻滿清,創建亞洲第一個「共和國」,「中華民國」國號中,雖無共和國字眼,但卻出現在1949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號裡。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號裡的「人民」,兩字不就是「中華民國」國號裡的「民」嗎? 何況,兩岸政府目前揭櫫的國號,不都有「中華」兩字嗎?「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正是此意。

  兩岸和談,「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這新的我,新的國號就稱作中國,有何不可?譬如美利堅共和國(USA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不就簡稱美國(USA或America)嗎?兩岸統一後,政府對外稱中國(CHINA),豈不簡單大器?國際民間交往,可稱CHINA,也可向國際友人表示CHINA=Republic of China=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再說,到那時,你說,我來自台灣,正如他說,他來自上海、北京、廣東,聽來自然,加不加中國兩字,沒人在意,也沒人會說誰是台獨,誰該抵制。

  拿北京同不同意「中華民國」繼續存在,作為是否與中國大陸談判的前提,其實是不願也不想和中國大陸統一的藉口!兩岸統一,問題多多,豈止是國號問題?

  談判,就是一連串give and take的過程,沒有哪一方能全贏全拿,任何一方都需取捨妥協!沒有勇氣跨出談判第一步,如何能確定兩岸不能達成新國號的共識?共識,是談出來的,也是從彼此的言行裡相互摸索出來的!至少,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是無法達成任何共識的!

  「中華民國」是否消失,關鍵不在於北京怎麼做,而在於中華民國怎麼做!

  回顧這些年民進黨當家作主後,政府視「中華民國」四字如女性生理用品,只有台獨主張出血時才祭出「中華民國」!台獨出血過後,「中華民國」,一如止血棉,用過即丟,連中華民國總統出訪友邦都自廢國名,如何能提醒北京中華民國的存在與尊嚴?國慶講演,公然將1949年以前的中華民國,一刀閹割;新課綱教科書中,「中華民國」的昨日、今日和明日,蒸發殆盡;曾經擔任中華民國五任總統的人物,被鞭屍為暴君獨夫之流,形同敵國寇讎;各種運動賽事、公眾集會不掛國旗,不唱國歌,如何培養熱愛「中華民國」的情操?

  連我們自己都不在乎「中華民國」了,上了談判桌,卻堅持要維繫中華民國及其尊嚴,誰能信之?談判對手自然也會主觀認定,堅持「中華民國」不過是逃避推卸和平談判的藉口罷了!

  說得明白些,兩岸該統該獨、應和應戰,非關民主專制,非關道德人權,而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的問題。如果,兩岸統一的好處大於兩岸分裂,或者說,台獨的壞處大於兩岸統一,那麼,為天下蒼生計,就應該義無反顧地追求統一。

  同樣的,如果,兩岸和平的好處大於兩岸對戰,或是兩岸對戰的壞處,不是兩岸能夠負擔的,那麼,我們就應該毫不遲疑地選擇兩岸和平的道路。

  統獨和戰,計利天下,顯然,武力統一,代價太高,即使能統,兩岸元氣喪盡,新國號叫甚麼名字都不重要了!和平統一是兩岸唯一的選擇!既然是和平統一,當然只有談判一途!兩岸和平統一,順利成功,兩岸衝突止歇,融合為一,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地盡其利、民生富庶,文化鼎盛,新國號叫甚麼,又有甚麼關係?

  當然啦!兩岸統一之初,百事待決,諸事繁瑣,「一國兩制」終究是要比「一國一制」來得有彈性,在「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階段,捏出新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與文化體系,透過實驗來檢驗不同的制度,總好過一錘定音的做法吧?!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照片來源:中華民國國旗。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