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昌/隱居生活 轉型正義展再見陳列

陳耀昌/隱居生活 轉型正義展再見陳列
陳耀昌/隱居生活 轉型正義展再見陳列

在家裡找了三天,很奇怪依然沒能找到陳列在2013年中秋節送我的他的傳世之作,所以懷著愧疚的心情PO了此文。

7月25日去蔡瑞月舞蹈社參觀「轉型正義展」時,很意外聽到陳列自背後呼叫我。我好興奮,因為我們都帶著口罩,而他竟然認出我。

我和陳列認識是1996年。那時他叫陳瑞麟,這反而是他的本名。地點是國民大會陽明山中山樓。

那時他風度翩翩,常常西裝畢挺,與許多新潮流的年輕國代大都一襲T恤不同。他也不是李文忠,劉一德,佳濱,小賴(他現在是最有人氣的賴立委之父了)這些學運名人。

所以我與他有些生疏,只知道他是花蓮選出的國代。而我是全國不分區,那時屬於正義連線。

我記得很清楚,有一天,我無意間聽到他在談西伯流士Sibelius的小提琴協奏曲或是交響曲,一談之下,才知他本是作家,是白色恐怖是受難者!

2000任滿之後,我們各奔東西。2013年的中秋節前夕,我去花蓮,慈濟副院長陳培榕是我高中三民主義老師陳榮濱的兒子,託他的福,我見到了13年未見的陳列。

那時我們都已遠離政治,致力寫作。我出版了「福爾摩沙三族記」。陳列也送我他出版的「凝望」、「聽聲」⋯⋯。2014年,他以「躊躇之歌」得到了第一屆的聯合報文學大獎。

他在花蓮過著幾近隱居的生活,沒想到會在台北遇到他。原來他來「轉型正義展」會場「轉型正義資料庫」查他自己當年的黑資料。謝謝楊翠主委帶我們一群人去這個展,而且親自說明。

正好在前一天,我們這一屆的民進黨國大代表20年重聚,陳列說,他也不知,沒有受到通知。

請上天見憐,有一天我可以找到陳列送我的書,那一定在家中某處。可恨我的書分藏家中各處及88行舘。真希望有個大大大書架。

下次不知何時,再見陳列。

作者為臺灣醫學血液疾病及骨髓移植教授、台灣史小說家,獲得多項文學獎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