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3-2選商結果一延再延 環球測繪董座無奈自曝虧損心聲

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2期選商結果公佈時程一延再延,牽連甚廣,部分開發商、供應鏈廠商及綠電潛在買家,都因此憂心忡忡。(本刊資料照)
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2期選商結果公佈時程一延再延,牽連甚廣,部分開發商、供應鏈廠商及綠電潛在買家,都因此憂心忡忡。(本刊資料照)

聽聞經濟部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2期選商審查可能拖至7月才結束,並且最快要8月才會公布選商結果,環球測繪董事長黃新志心當場就涼了半截。因為,為了順利承接離岸風電開發商今年的地質鑽探與現地試驗調查等業務,黃新志去年就針對人員的招聘等事宜展開佈署。沒想到3-2審查結果一延再延,環球測繪不但遲遲接不到開發商的訂單,而且延宕期間,還要多支付船員薪水、碼頭停泊等費用,損失慘重!

「因為離岸風電3-2選商結果延宕,公司今年要多支出許多費用,今年虧損金額恐怕會破億。」電話那頭,黃新志對著本刊大吐苦水,並且納悶地說,「政府不是要加速綠電建置嗎?為何3-2的選商審查過程反而拖得比3-1還要久?」

據了解,3-2從選商草案說明會開始進行後,經濟部曾於去(2023)年11月表示,計畫將3-2截止收件時間延至2024年4月上旬,並於2024年5月公告選商分配結果,以便讓開發商得以充分利用天氣窗進行海域調查探勘。

然而,在今年4月10日,3-2投標收件截止後,主責的經濟部能源署官員已改口,選商分配結果預計於6月底前公布。值得一提的是,眼看著6月底將至,本刊日前詢問經濟部官員何時會公布3-2選商結果,公布日期已經微調為6月底、7月初。

令人訝異的是,新任經濟部常務次長連錦漳26日赴立法院備詢,談到外界關切的3-2風電審查進度時竟表示,3-2國產化審查已經完成,接下來能源署預計於7月,針對財務、技術面召開審查相關會議,最快8月公布審查結果。連錦漳所言若屬實,意味著3-2選商公布日期將一口氣往後延近一個月,後續影響、牽連甚廣。

回顧3-1選商過程,2022年9月30日投標截止收件後,歷經兩個多月,12月14日選商結果正式出爐。與之相比,3-2倘若8月才公佈選商結果,的確比3-1還要久,而且若拖到8月才公布,審查時間等於整整多出一個多月,箇中原委,頗令人好奇。

這次3-2選商市場耳語之多堪稱是歷次選商之最,因此,選商結果大幅往後延的原因,絕對不是連錦漳一句「風電審查常需要業者補件,而風電開發商『蠻競爭』,業者也希望補件時間不要太短,需要充足準備。」就可以交代過去的。更何況,當初經濟部就是以「要讓開發商得以充分利用天氣窗進行海域調查探勘」為由,否決了多數開發商希望將3-2投標截止收件日往後延的請求;如今,選商公布日期一延再延,經濟部似乎有打臉自己之嫌。

根據本刊的調查,希望盡早公告選商結果的開發商並不在少數,這與經濟的「業者希望補件時間不要太短,需要充足準備。」的說法,似乎有所出入。因此,經濟部究竟是採納了哪些廠商的意見?這當中有沒有「獨厚」特定廠商的嫌疑?針對3-2選商公布日期一延再延,經濟部恐怕需要給外界一個更明確、更值得信賴的說法。

其實,不管3-2選商公布日期延宕的真正原因為何,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已經有廠商因此受害,環球測繪就是其中之一。

離岸風電3-2選商結果公佈時程延宕,導致環球測繪今年的虧損金額可能突破一億元。(圖為環球測繪公司大地能源號,翻攝環球測繪官網)
離岸風電3-2選商結果公佈時程延宕,導致環球測繪今年的虧損金額可能突破一億元。(圖為環球測繪公司大地能源號,翻攝環球測繪官網)

黃新志向本刊表示,東北季風來的時候,船舶就無法在海上進行作業,基本上,台灣海峽每年10月開始到次年4月,大概有半年風場是無法進行海上作業。而以過往經驗來看,可以工作的天數,4月大概有10幾天,5月大概有近20天,6到8月則有20~25天,9月大概15~20天,10月只剩下10天左右。換句話說,如果8月才公告選商結果,接下來,扣掉開發商與環球測繪協商、簽約的時間;算一算,今年大概只剩下不到30個工作天可以出海作業,僅能完成取樣的作業,至於深海地質探勘及海洋地球物理調查、水下文化資產等調查工作,就要等到明年4月才能啟動。

聽聞連錦漳的說法,黃新志無奈地說,同業對選商結果公布一再拖延也很憂心,環球測繪只是代為反映大家的心聲。悲觀來看,前期的調查是基本功,數據及資料不完全,開發商就無法針對風場進行細部設計、規劃,後續選商、決定材料、施工等都會跟著延遲。雖然選商結果公佈只慢了一、兩個月,但3-2風場完工及併網的時程恐延宕至少一年。自己無法理解的是,既然國產化都審完了,財務、技術面的審查有過往的審查經驗,為何還需要拖哪麼久的時間,難道要求開發商在限定時間交出所有的資料,盡早公布選商結果有那麼難嗎?

黃新志坦言,環球測繪跟每一家得標過的風場開發商都合作過,開發商沒有獲配容量前,根本都不敢下訂單給公司。但船員、鑽工等專業人員不是隨手一招就有,今年的工作去年就要做好安排,這個行業幾乎沒有業者會今年安排今年的工作。選商結果公佈時間延宕,國外的業者可以選擇到海外找機會,但環球測繪的船掛的是台灣籍,想到國外找訂單、業務,相對困難許多。

「政府一直改來改去,拖太久了!真的拖太久了!」黃新志充滿疑惑不解地說,「油料、薪資費用、碼頭停泊費等等,這些加一加,光想到今年的虧損可能突破一億元,自己就頭皮發麻,虧損如果超過環球測繪可以承受的程度,公司就要收攤了!」黃新志說。

老實說,3-2選商結果公布時程一延再延,的確牽連甚廣。

一位不願意具名的開發商向本刊表示,3-2的投標廠商有些跟3-1得標廠商是一樣的,所以有些開發商打算等到3-2也得標,再一起跟供應商談訂單。現在,3-2選商結果沒有出來,這些廠商針對3-1的採購動作就可能放緩,所以很多供應鏈都怕因此出現空窗期,導致產能閒置。事實上,世紀鋼就是因為擔心產能閒置,但薪水等費用得照付,所以才願意對開發商降價的要求退讓。除此之外,很多綠電潛在買家也在等3-2的結果,才會決定購售電合約(CPPA)怎麼簽,而這對3-1得標廠商而言也很困擾,因為CPPA無法完成簽署,專案融資就無法啟動,盡管3-1併網時程已經通案展延一年,但難保不會因此又出現變化。

郭智輝在出任經濟部長後,於5月30日首次與媒體茶敘時曾表示,自己對離岸風電從事前的規劃、選商到併網,竟然要花費近6年的時間,感到相當訝異,希望能找出方法,有效縮短時間。沒想到,郭智輝的話言猶在耳,但3-2選商馬上就做出「不良示範」,這讓新經濟部長情何以堪!

更多鏡週刊報導
中能風場達成開始發電的重要里程碑 力拚今年第三季整場併網
【再生能源點將錄2】泓德能源總座篤信品牌影響力 大企業購電合約一個一個上門
CIP百億訂單帶來及時雨 世紀集團解除斷鏈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