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出頭的家醫科當到副院長、院長 黃信彰臨床、研究和推動制度變革貢獻大

一進到院長辦公室,三峽恩主公醫院院長黃信彰埋頭於成堆的研究文件中,那是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疫苗的三期臨床研究,「等我一下,剛剛跟美國那邊的專家開完會,我整理一下資料,」黃信彰抬頭打了聲招呼。

黃信彰除了是家庭醫學會理事長,從台北榮總副院長退休後,被延攬到恩主公醫院當院長。即使當了院長,他也繼續從事醫學研究,除了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現在新上市的帶狀皰疹疫苗欣剋疹(Shingrix)研發也有黃信彰的角色,他負責台灣的臨床試驗研究。

沒有權威感的大學者 4寶爸致力培養後進

黃信彰從醫至今已累積390篇論文,在家庭醫學科方面,名列論文發表篇數世界前20名的醫師之一。一位不願具名的家醫科醫師表示,除非臨床或是研究成績出色,否則家醫科在大醫院很難出頭,但黃信彰能以家醫科醫師的身分當到醫學中心副院長,可見其實力深厚。

黃信彰20年前當上家庭醫學科教授,那時全國家醫科只有4名教授,相較其他專科動輒數十位,顯見家醫科醫師在學術研究上的落後,「這不僅跟個人升等有關,也關乎國家是否願意投注資源在家醫科領域,家醫科業務眾多,慢性病照護、疾病預防、安寧照護,都跟病人直接相關,如果相關研究不夠,對國人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所以黃信彰一手推動台北榮總家醫科的研究風氣,直到他退休,榮總家醫科已有教授和副教授各有2位,研究風氣也傳到了家醫科醫學會中,「我希望每個醫師至少都要能升到講師,因為即使未來不在榮總服務,到其他醫院也是很有優勢,不走教職、不留在醫學中心,也證明自己有做研究的能力。」

(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家庭醫學會祕書長李祥和也表示,黃信彰是國際知名B型肝炎的專家、著作等身,但脾氣好、堅持原則,一定要把事情如期如實如質做好。

從住院醫師時期就跟著黃信彰一起做研究的台北榮總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羅錦全表示,黃信彰是他醫學研究的啟蒙導師,手把手地教他怎們分析切片樣本和保存資料。

被問到做研究時,是否有印象深刻或是被責罵的經驗,羅錦全笑說沒有被罵過,這就是黃信彰厲害的地方,不用發脾氣就可以把年輕醫師教得很好,「那時我是菜鳥醫師,他已經是主任,但跟他相處完全感受不到權威感,有時催他給資料,他也不會生氣、馬上給我們。」而且面對各種不同的研究和醫師,他總能從容以對、準時把該審核的研究稿件和意見發還給醫師;「他有4個孩子,醫院、家庭都忙,很難想像為何他能辦法做到這樣。」

臨床和研究難兼顧,但重研究的黃信彰巡房照顧病人卻一點也不馬虎,老病人還時不時回到醫院跟黃信彰致謝,「那時我才知道原來醫學中心的醫師可以這麼厲害,」羅錦全說。

扭轉民眾對家醫科印象 注重醫病溝通、用藥整合和全人照護

家醫科醫師給人的印象,好像什麼都會,但又感覺比不上專科醫師那樣專精。黃信彰表示,這是常見的迷思,現在家醫科醫師的次專科已經愈來愈強,減重、戒菸、慢性病長期照護、安寧療護、老人醫學,都是博大精神的學問,從事這些領域的醫師大都是家醫科出身,「例如安寧照護,有70%是家醫科醫師在做;老人醫學則是50%。」

家醫科醫師也比其它專科更注重醫病溝通,「好的溝通技巧,跟醫術一樣重要,」黃信彰說,專科醫師很忙、病人多,1個病人只有3分鐘,有些醫師可能會因病人沒有遵守醫囑而責備病人,家醫科醫師則是被訓練為幫病人解決問題,例如了解沒有運動和無法遵守飲食控制的原因並加以解決,看病時間雖然長,但對病人照護有加分效果。

重視全人照護 是國內第一批安寧醫師、高齡醫學先驅

黃信彰是國內第一批做安寧照護的醫師,他表示,臨終病人在醫院很多都已經意識不清,但插管、強心劑一直打,只是延長病人的壽命,病人其實很痛苦,讓病人舒服、無痛走完最後一程,「照護長輩或已經接近臨終階段的人,不能用專科治療疾病的角度來處理,而且要顧及病人家屬的感受,等於是要照顧一個家庭成員的身、心、靈。」

(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高齡醫學也是如此,國內就醫太方便、長輩慢性病又多,有糖尿病去新陳代謝科,去完再去心臟科看高血壓,在醫院待到下午去復健科做復健,這樣對長輩很辛苦,如何整合各科治療和用藥諮詢十分重要,所以黃信彰在擔任家醫科主任期間,派醫師出國學習高齡醫學,現在知名的高齡醫學權威陳亮恭就是第一批被他派去的學生。

「因此家醫科未來很明確,不只是疾病照護和用藥,也要照顧到病人的心理和生活,簡單來說就是全人的照護,」黃信彰說。

全力推行社區醫療制度 健保、醫師、病人三贏

新冠肺炎期間,基層診所角色吃重,肩負起第一線看診、給藥的角色。從2003年的SARS到現在新冠肺炎,在疫情嚴重期間,大醫院有的封院,有的專門收治重症病人,因此如何讓民眾在基層診所就能得到醫療照護變得很重要,社區醫療制度的催生,黃信彰就是幕後最重要的推手。

社區醫療是把社區中的大、小醫院整合起來,變成一個個醫療群,彼此能互相支援,基層醫師若評估病人需要開刀或進一步檢查,便轉介到大醫院治療,或是在大醫院治療後轉到社區診所照顧,不僅能減少健保和民眾的醫療支出,民眾也不用什麼病都往大醫院擠。

除了轉診,醫療群的醫師也定期開會、受訓,討論特殊病例和吸取醫療新知,醫師也可以從中得到研究題材、發表研究。

(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社區醫療制度希望把醫療群中的每個醫師,都培養成能照顧病人健康,而非只專注在專科領域,「記得有婦產科醫師,會提醒病人要去打流感疫苗、家中長輩要去健檢,不知道去那裡做他會轉介,還會幫忙評估高血壓、糖尿病的檢測數字,這是以前不會發生的事。」

現在醫療群從當初2003年草創的6群,至今已有623群,全國有50%的醫師和55%診所都參加了醫療群,照顧全國約600萬民眾;診所和醫學中心之間的轉診,也從2017年約4.2萬件增至2021年8.1萬件,短短5年件數增加了近1倍。

黃信彰對民眾照顧充滿熱忱,除了推動相關制度、做研究,已經退休的他還選擇繼續在醫院服務,每週在台北榮總和恩主公醫院都還有2個診次,「內科醫師看診到70、80歲沒問題,我還是想繼續服務民眾,完全沒有放棄看診和研究的想法,」黃信彰笑說。

【小檔案】

1956年生,台灣家庭醫學會理事長、三峽恩主公醫院院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畢業,曾任台北榮總副院長、家庭醫學部主任,專長為肝膽腸胃和安寧療護,致力推動社區醫療制度,興趣是爬山、打桌球。

更多《康健》年度好醫生精彩內容,點此查看

延伸閱讀:

睡眠呼吸中止症5症狀,治療看哪科?6招改善呼吸中止

什麼樣的醫生是好醫生?衛福部、國健署和醫師公會這麼說

居家醫療 走進病人家裡,也走進心裡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