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一直下好鬱悶!專家認證「吃4類食物」讓心情變快樂 還能改善便秘問題

 

臺灣地理位置以及地形都相當特別,造就了多雨的氣候型態,年降雨量可以達到2,500mm以上。一年之中又以五、六月的梅雨季以及七月至九月的颱風季的降雨量最多。

是不是一到了下雨天除了想到出門就會全身濕的困擾之外,可能還會感覺自己的情緒比較低落、沒有活力,或者睡眠以及進食模式有些許一樣,有可能就是「季節性情緒失調(SAD, 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找上你囉!

 

季節性情緒失調 日照短少所致

 

研究結果指出,全球約有1020%的人受到季節性情緒失調影響,因為女性本身在感覺上就較為敏銳,往往是主要受影響的族群,而症狀主要發生在季節交替天氣不穩定的時候較明顯。

事實上「雨天」跟「日照短少」是一體兩面的。因為陽光的照射,能夠刺激大腦內的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和血清素。而血清素與情緒息息相關,褪黑激素則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因此若是陰雨綿綿的天氣將會相當程度的影響日照,讓人感覺情緒較低落。

 

 

心情憂鬱,吃什麼食物可以幫助讓情緒穩定不低落?

 

中醫師陳學莆分享,維持情緒穩定不低落,可以適當補充的四大類要素:色胺酸、維生素B群、Omega-3脂肪酸、優酪乳。

 

富含色胺酸食物:如牛奶、香蕉、堅果等食物中均有。色胺酸能轉化為血清素,有助於維持正面情緒。

維生素B維護神經系統,透過全穀類、肉類、深色蔬菜來補充。

Omega-3脂肪酸:幫助減緩憂鬱症和延緩腦部退化,深海魚、藻油、亞麻仁油都有豐富的含量

優酪乳:腸道健康和情緒狀態密切相關,優酪乳中富含益生菌,不僅能改善便秘問題、促進有益腸道細菌的增加,還有助於預防憂鬱和焦慮症狀的發生。

 

 

心情起伏大的時候,應該少吃什麼樣的食物?

 

相對的在心情低下的時候,總是會想吃一些像是燒烤、炸物甚至想來點小酒來買醉,陳學莆說,這些組合再加上香腸、罐頭、餅乾等的加工食品容易讓腸道形成慢性發炎的狀態。發炎狀態下的腸道會呈現缺氧狀態而讓壞菌容易生長,不只影響身體健康外,對情緒健康的改善也沒有太大的幫助。

 

 

除了食物以外,還建議做什麼事情讓情緒不低落?

 

1、規律的睡眠習慣:保持規律固定的睡醒週期是很重要關鍵。

2、在家也要多活動:適當肌力訓練能讓中樞神經系統活化,有助於產生如血清素、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等與增進心理健康有關的正向激素。

3、補充日照光:盡量多曬太陽或利用模仿陽光照度的日光燈,增加類似於日照的光線吸收。

4、適當活絡社交:健康的社交生活有益身心健康,也是應對季節性情緒失調的好辦法。

5 屬於自己的一分鐘:一分鐘的正念冥想能帶來平靜之感,讓自己沉澱在當下。

 

 

按壓什麼穴位對於安定情緒及舒眠的效果佳?

 

.神門穴:是常用的鎮靜安神穴,能夠改善憂鬱、失眠、神經衰弱。

穴道位置:掌心向上,前臂掌側,腕橫紋之下,豌豆骨內側邊的凹陷處。

.耳神門穴:可調節自律神經平衡。

穴道位置:位於耳朵上部,耳上方的三角窩處。

.膻中穴:負面的情緒聚集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出現「氣滯」胸口悶滯感。

穴道位置:胸骨正中線,大約在兩乳頭之間。按壓時保持深而緩的呼吸。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下雨易誘皮膚病!中醫師教「簡單4個方法」排體內濕氣 紅豆、芹菜要多吃
·是心情差還是憂鬱症?一張表格自我評估,得分超過19分,趕緊去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