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毒化運作量居冠 縣府首創3D光雕擴散模擬因應

用3D光雕模擬工業區因毒氣洩漏,再將當時風向、建築物高低與相關位置做出模擬系統,可以幫助工業區若發生毒化物洩漏時的緊急應變,得到環境部考核特優成績。

雲林縣環保局環境衛生科長廖崇圜表示,「先去用衛星平面圖跟毒災資料,我們也用3D列印出實際模型之後,再配合所謂擴散模擬模式,用2套模式做模擬,來模擬事件發生時確實毒化物飄散狀況。」

環保局表示,雲林縣一年毒化物運作量有800萬噸,占全國總運作量一半以上,其中9成集中在六輕工業區,現在將過去三盛林務所改成環境監測及應變中心,全國首創引進建置採樣分析與3D光雕擴散模擬系統,提高事故發生因應。

廖崇圜提到,「讓有一個更立體更實際的資訊,可供指揮官現場判定,今天到底需不需要撤離,或者只需要居家防護,或需要發布CBS細胞簡訊。」

環保局指出,透過3D光雕擴散模擬系統並結合六輕工業區廠區模型,可以呈現真實毒化災害事故發生時,可能的擴散範圍,後續會分階段完成更健全數據平台,降低災害發生時的影響及損失。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國防部鬆綁 新竹工業區限建令將解禁
彰濱線西工業區回收廠火警 亦傳爆炸聲
倫敦邱園中式寶塔 3D列印修復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