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 千坪建地擬蓋光電板 800村民抗議

有光電業者在雲林縣元長鄉瓦磘村購買1000多坪建地設置地面型太陽能發電,200名村民11日到縣議會陳情。(周麗蘭攝)
有光電業者在雲林縣元長鄉瓦磘村購買1000多坪建地設置地面型太陽能發電,200名村民11日到縣議會陳情。(周麗蘭攝)

有光電業者在雲林縣元長鄉瓦磘村購買1000多坪建地設置地面型太陽能發電,引發全村800名村民激烈抗議,11日有近200人前往雲林縣議會向縣長張麗善陳情,要求縣府出面主持公道。張麗善表示,農地種電她要求「三不三要」必須遵循政策,「建地」要種電卻有如被判死刑,但縣府已行文台電公司列入民意「再評估」。台南市七股區居民也組自救會反對家鄉被光電板占領,目前當地申請件數已大幅減少。

昨天近200名村民眾自行開車、搭遊覽車抵達縣議會陳情,他們手持「害死百姓」、「錯誤政策」、「全案撤回」、「光電滾出瓦磘」等布條,以及村內被插滿太陽能樁的照片表達抗議。

自救會長陳安邦說,業者種電需要協調,但廠商卻未曾與村民協調,目前反對的連署書已有800多份,請縣長張麗善以一縣之主主持公道,讓廠商不用再來協調,因為村民無條件反對。

張麗善回應指出,她已聽到大家的心聲,但《電業法》不屬於地方權責,中央不斷開放農地種電,她要求的「三不三要」原則,應該比較有彈性;至於建地要種電就如同被判死刑,且想不到的是業者要在村內聚落種電,對此縣府也已做了很多溝通。

張麗善強調,據了解,業者尚未與台電公司完成購電細部計畫,縣府已行文台電,指此案有很多鄉親到縣府及議會陳情反對在村內種電,請台電公司列入民意訴求做最大的考量。

張麗善強調,種電之事要解套需靠中央與地方合作,新的經濟部長上任仍堅持非核家園,如何維持穩定的供電量與電價,是地方發展的一大考驗,廠商也有權力尋求自救,此事可能還有一段很漫長的時間才能解決。

另外,台南沿海近年種電爭議多,七股區更是黑面琵鷺來台度冬的主棲地,但因大肆開發光電,如今全區超過1/10都是光電板,當地人自嘲「黑琵的故鄉」變成「光電的故鄉」,居民反對故鄉再被光電板占領,成立自救會並發起萬人連署,在民意強烈反彈下,七股區的地面型光電案申請件數已大幅減少,從前年的22件降到去年僅剩2件,但自救會仍將持續監督區內案場,守護家園。